
圖說:經市民推薦,位于虹口區塘沽路219號的公安大樓入選第五批優秀歷史建筑。網絡配圖
滿30年能參評、市民可推薦……第五批上海優秀歷史建筑的出爐可謂亮點頻出。記者昨天從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獲悉,本次入選建筑426處,為歷次最多。目前全市優秀歷史建筑達1058處。
靜安區的光華里和上海戲劇學院(仲彝樓、健吾樓)、徐匯區的衡山電影院……這些耳熟能詳的建筑或街區,都已躋身申城優秀歷史建筑。本次名單涉及16個區縣,覆蓋面為歷次最廣,其中郊區縣建筑占五分之一、達74處,一改以往僅有寥寥幾處入圍的現象。除閔行區沒有建筑列入其中外,其他區縣均有上榜,這表明在城市開發從中心城區轉向郊區的過程中,歷史建筑的保護力度也正在提速。
目前滬上最年輕的優秀歷史建筑是本次入選的位于漕溪北路上海體育館對面的六幢小高層,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反映了當時申城居民的住宅形象。
借民間慧眼挖掘“滄海遺珠”,也是本次評選一大亮點。據悉,市民推薦的建筑有120多處,最終有30處進入名單,如虹口區塘沽路219號的公安大樓等。
此外,入選建筑的形態更為多樣,除了花園洋房、里弄住宅、工業遺產等,還增加了百年高校、百年公園、特色民宅。例如靜安區的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教研樓始建于1900年,獨立式花園洋房風格,大面積、大尺度,講究豪華氣派;嘉定區的匯龍潭公園1588年得名,集宋元明清的石亭塔峰渾然天成。
根據《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規定,建成30年以上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可以推薦為優秀歷史建筑:建筑樣式、施工工藝和工程技術具有建筑藝術特色和科學研究價值;反映上海地域建筑歷史文化特點;著名建筑師的代表作品;在我國產業發展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鋪、廠房和倉庫等。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