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存結余超3萬億元
養老金,咋還讓人心里沒底(政策解讀·聚焦)
本報記者 李麗輝
日前,財政部公布了2014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決算數據。總體上看,全國社會保險基金滾存結余超過5萬億元,“家底”還是很厚實。
然而,數據的公布卻引發了社會熱議,特別是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情況表示擔憂,甚至有媒體驚呼“養老金收不抵支缺口很大”。那么,養老金收支情況究竟怎樣?到底存在不存在資金“缺口”?百姓未來養老有沒有保障?就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剔除財政補貼,養老保險支出高于收入,未來將存在缺口
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主要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基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五險”。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大頭”,資金量占到整個社保基金的六成左右。
先來看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相關數據:
2014年,本年收入23273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18726億元,比上年增長10.1%。本年支出19797億元,比上年增長18.6%。其中,基本養老金支出19045億元,比上年增長18.4%。本年收支結余3476億元,年末滾存結余30376億元。
“算大賬的話,去年養老保險基金總收入是2.3萬億元,支出不到2萬億元,收支相抵還有結余。”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分析,當年的結余有3476億元,加上往年滾存的結余,總的剩余資金超過3萬億元,養老金發放應該不成問題。
既然養老金年年有結余,而且“余錢”高達3萬多億元。為啥社會上還會屢屢傳出養老金“收不抵支、缺口很大”?
實際上,分歧出在“細賬”上。有觀點認為,雖然去年養老保險總收入是2.3萬億元,但如果剔除其中的財政補貼部分,保險費純收入是1.8萬億元,支出卻是1.9萬億元,明顯“收不抵支”。再有,收入的增速是11.9%,支出的增速是18.4%,這么下去“余錢”會越來越少,終有一天養老金會出現缺口。
“同一個問題,放在不同的時間段或特定條件下考量很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白景明認為,目前養老保險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由單位繳費、個人繳費和財政安排的部分資金構成的。這三部分收入加起來,肯定是“收大于支”。現階段,人們不必過度擔心資金問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