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阜康的小學生在老師帶領下學習滑雪。本報記者 慈鑫/攝
還有1個多月,第13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就將在新疆揭幕。這是新疆首次舉辦國內最高水平的綜合性運動會,也是全國冬運會終于走出了黑龍江、吉林、北京3個傳統舉辦地。那么,本屆冬運會為什么會落戶新疆?對于新疆來說,又對舉辦這樣一屆大型運動會寄托了哪些期望?對此,本報記者近日在新疆的烏魯木齊、阜康和阿勒泰等地進行了采訪。
優越的自然條件令新疆滑雪獨具魅力
一則烏魯木齊下了暴雪的新聞,這兩天傳遍了國內,而12月的新疆,正是一派北國風光。據當地人介紹,今年是暖冬,因為往年的這個時候,烏魯木齊的溫度已經低至攝氏零下20度。
但在天山北麓的某些山坡,獨特的自然條件造就了溫暖的小氣候。當烏魯木齊市正籠罩在陰云密布的寒流之中,30公里外,位于烏魯木齊縣南山的絲綢之路滑雪場,卻是陽光明媚、溫暖宜人。
“哈薩克族人稱這樣的山坡為‘冬窩子’,這里沒有寒風和陰云,全年陽光直照的日子在300天以上。即使在一年中最冷的那幾天,溫度也不會低于攝氏零下15度,冬天大多數情況下,白天溫度在攝氏零度至攝氏零下10度之間,由于日照條件好,人的體感溫度會更高。”絲綢之路滑雪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絲綢之路滑雪場是本屆冬運會高山滑雪項目的舉辦地。記者在本屆冬運會另一個滑雪比賽場地——天山天池滑雪場,同樣感受到了盎然春意。攝氏零下1度的氣溫和充足的陽光,讓人相信穿著T恤滑雪也完全可以成為現實。兩大雪場的負責人希望參賽選手和嘉賓們,能在賽后把新疆良好的冬季滑雪條件傳播四方。
“人們一說到新疆,就以為這里冬季氣候嚴酷,根本不敢在冬天來新疆。”新疆體育局黨組書記李光明告訴記者,“其實,新疆的滑雪場在氣候條件上是國內最接近歐洲雪場的,而從前,很少有人知道新疆滑雪場的這一優勢。”
從2004年新疆建設第一座大型現代化滑雪場開始,這11年的時間,正是中國滑雪運動高速發展的時期。新疆目前的滑雪場主要吸納本地游客和滑雪愛好者,但為了大力推動新疆的冬季旅游,改變當地旅游旺季集中在夏秋兩季的現狀,借助冬運會向外界宣傳優越的滑雪條件,無疑成了拉動新疆冬季旅游的一大突破口。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