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年內將完成上萬家無照無證餐飲單位整治
違建開餐飲一律取締并拆除
(記者 王皓 范俊生)記者昨天從市食藥監局獲悉,本市即將開展為期一年的無照無證餐飲單位監管和綜合整治,全市現有的上萬家無照無證餐飲單位今年底基本納入規范化經營或被取締淘汰。
市食藥監局先期為本次整治摸清了底數:全市共有無照無證餐飲單位上萬家,其中中小餐館、小吃店、現場制售攤販、民俗旅游戶、學校和托幼機構食堂分別占50%、27%、14%、5%、4%。從區域分布來看,朝陽、海淀、豐臺、通州、昌平、大興六區無照無證餐飲單位占全市總量的3/4。
這上萬家無證照餐飲單位的成因可謂五花八門,據市食藥監局統計,其中有利用違法建設從事經營的,有經營場所位于待拆遷區域內證照到期不能延期辦理的,也有民俗旅游餐飲位于生態涵養區因為環評影響證照辦理的,還有部分是無辦學資質教育機構。以平谷、懷柔、密云三區為例,80%的民俗旅游戶處于無照無證經營狀態。
針對不同成因,本次整治提出分類施策,“取締一批、轉型一批、替代一批、疏解一批”的整治思路:
取締一批,對于利用違法建設從事餐飲經營的單位,由區政府組織協調鄉鎮街道及規劃、城管、公安、國土、水務、安監、市政市容等部門,綜合運用各部門執法權形成合力,堅決依法予以取締并拆除其所依附的違法建設。
轉型一批,對于位于居民樓底商,存在油煙污染、噪聲擾民的,依法不予辦理餐飲業食品經營許可,引導其轉型經營一般商品、預包裝商品等其他經營業態。
替代一批,對符合便民需求的食品攤販、早餐經營網點等,一方面無照無證的依法取締,一方面實施資源整合、連鎖經營,由符合資質的早餐企業進駐,滿足市民日常便捷餐飲需求。
疏解一批,對于城鄉結合部、待拆遷地區、交通樞紐、大型市場周邊無照無證餐飲單位聚集現象,加大整治力度,促進餐飲企業合理布局,有效疏解。
根據部署,本月為各區全面摸底和動員部署階段。從2月起至年底,由各區落實屬地責任牽頭治理,通過一年的整治,實現全市現有無照無證餐飲單位基本納入規范化經營或被依法取締淘汰,并建立起依法監管的長效機制,讓市民享受便捷、優質、安全的餐飲服務。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