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月28日電 (記者 陳靜)記者28日獲悉,上海各開放口岸以及江蘇省南京航空口岸、浙江省杭州航空口岸將對51國人員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實現長三角相關口岸過境免簽政策聯動。
上海邊檢部門28日告訴記者,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將于30日起實施,51個國家旅客憑本人有效國際旅行證件和144小時內確定日期及座位前往第三國(地區)的聯程客票,可選擇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上海鐵路口岸或者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浙江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任一口岸入出境,且免辦簽證。他們可在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行政區域內免簽停留144小時。
據了解,與2013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上海空港口岸對部分國家人員實施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相比,此次將實施的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在諸多領域有了新突破。
據介紹,首先,過境免簽時間由原來的72小時延長到144小時,使來滬的外籍人士有充裕的時間從事商務、會展等短期活動,也便于國內旅行社開發深度旅游產品,激活旅游市場,從而帶動賓館、餐飲等服務業發展。
同時,過境免簽適用的口岸類型全面放開。原先符合上海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外國人只能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或虹橋國際機場過境前往第三國(地區),政策不惠及從海港口岸、鐵路口岸入境的過境人士。
而實行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后,符合條件的外國人可以從上海空港、海港、鐵路口岸過境,使上海海、陸、空口岸聯運互動成為現實;且江蘇南京祿口機場、浙江杭州蕭山機場也被納入其中,這將便于旅客選擇更加便捷的交通運輸工具過境中轉,為上海航運中心建設和航空樞紐建設帶來實質性利好。
此外,過境免簽人員的停留區域范圍大幅擴大。據知,原先符合上海、南京、杭州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外國人只能在三省市各自行政區域內停留。邊檢方面表示,在當前長三角區域經濟高度一體化、高鐵及高速公路網線發達、科技創新人才流動頻繁的大背景下,地域限制顯然不利于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發展,已難以滿足此類外國旅客的實際需求。
此次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把人員的活動范圍覆蓋到上海、江蘇、浙江三省市所在的長三角區域,既滿足了過境旅客的需求,也有利于人員流動,將給科創、商貿、旅游、會展等產業帶來大量人流,促進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