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一周年:3800萬人受益綜合效益初顯
多年來對水環境極為關注的北京高級工程師張峻峰,近幾日頗為忙碌。11日,他和幾個朋友組織了20多位市民,從北京出發,打算沿著南水北調中線干渠,深入河南、湖北等地,實地參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及這項工程的調水源頭,位于鄂豫交界的丹江口水庫。
“江水進京滿一年了,北京缺水問題正得到緩解?!彼f,“我希望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讓大家親身感受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和庫區移民的不易,呼吁人們珍惜每一滴水?!?/p>
為緩解北方嚴重缺水問題,去年12月12日,中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一年來,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漢江之水,沿著1000多公里的輸水渠道,被源源不斷地輸送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地人口密集城市。
南水北調中線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截至本月初,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分水21.7億立方米,工程運行安全平穩,水質穩定達標,惠及沿線10多個大中城市3800萬人,提高了沿線城市的供水保證率,社會、經濟、生態效益逐步顯現。
深受缺水困擾的北京,多年來以年均21億方的水資源,維持著36億方的用水需求,人均水資源量僅100方。按調水計劃,中線一期工程年均可向北京調水10.5億方,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將增加50方。
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日,已有超過8億方的“南水”流入京城,“南水”覆蓋中心城區、豐臺河西地區及大興、門頭溝等多個區域。如今,“南水”已占北京城區自來水日供水總量60%以上,受益人口約1100萬人。
“過去家里一燒水,水上就一層水堿,吹都吹不過來,喝水一直都是到外面打桶裝水?!北本┴S臺區居民65歲的李聰敏老人對此深有感觸,“現在水變清亮了,我們都是直接燒自來水喝,連蒸米飯都好像更香了!”
“由于南水北調來水注入,一年來,北京的缺水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城市供水保證率大大提高。預計到年底,入京水量將達到8.8億立方米?!北本┦心纤闭{辦主任孫國升說。
南來江水也改變了天津的供水格局。天津由過去單一引灤水源變為引江、引灤雙水源,“南水”供應天津中心城區、環城四區及濱海新區等地,面積達1200平方公里,占全市自來水供水量五成以上,超過常住人口數量一半的天津居民從中受益。
此外,河南、河北17個地市26個縣也得到江水潤澤,1900多萬人從中受益。
“過去天津缺水,家家都有大水缸,要挑水喝,水質也不好,尤其是塘沽區老百姓一直喝地下水,含氟量高,一張嘴一口黃牙?,F在這么甘甜的江水調到天津來,大家都很感恩?!碧旖蚋奂瘓F一線工人、全國勞??紫槿鸶锌卣f。
喝上好水的同時,沿線各地過去一直被城市發展擠占的生態和農業用水也得以返還,配合壓采地下水及補水措施,城市水生態功能正逐步恢復。
長期靠抽取地下水滿足人口增長與城市發展的北京,近10年來地下水累計超采量超過37億方,大部分地區地下水超采嚴重,生態環境堪憂。北京市水務局數據顯示,江水進京后,北京地下水開采量逐步減少,尤其是應急備用水源地開采量大幅減少。截至11月底,全市地下水開采量比去年同期減少0.95億方。
同時,借助“南水”,北京重點回補了多年來超采嚴重的密云、懷柔、順義水源地,同時每天向城市河湖補水,補水區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本月初發布的監測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北京平原區地下水位下降速率降低,部分區域地下水位呈現回升跡象。其中,平原區地下水位由近年來年均下降1.0米減為下降0.46米,密懷順水源地地下水位由年均下降3.7米減為下降2.1米。
盡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效益初顯,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京津冀地區缺水狀況,但多位專家表示,隨著人口增長與城市快速發展,長期來看,中國水資源供需矛盾依舊突出。
“水資源短缺仍是首都發展的主要瓶頸?!睂O國升說,北京行政副中心、新城及鄉鎮在供水設施和水源需求方面空間還很大,仍需加快推進配套工程建設,調整和增加外調水量,并形成京津冀水資源的聯合調度,以分擔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壓力。
清華大學水文水資源研究所所長倪廣恒認為,為更好地發揮南水北調工程效益,下一步仍需切實保障工程安全運行、高效利用南水北調來水,尤其是如何挖掘城市生活的節水潛力仍面臨很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