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鳳凰2月12日電 題:都市人赴湖南鳳凰古城“穿越”尋年味
中新社記者 唐小晴
“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不少久違的民俗文化,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這將會是一段難忘的珍貴回憶。”臺灣游客蔡力均被舞臺上劇情幽默風趣的鳳凰陽戲深深吸引。
為了尋找記憶中的傳統年味,今年43歲的蔡力均和妻子特意選擇到被譽為“中國最美小城”的湖南鳳凰古城過春節。
蔡力均說,10多年前,臺灣民眾每逢春節都涌向街頭買春聯和鮮花。但隨著經濟與生活壓力加大,現代人的年味一年比一年淡。“去年在新聞上看到鳳凰古城的年味濃,很多民俗也令人懷舊,所以我們約定今年春節一定要來看看。”
2月10日,正值農歷正月初三,陽光燦爛,鳳凰古城人山人海。梅花樁舞獅、鳳凰陽戲、鳳凰文茶燈、鳳凰儺堂戲等本土民俗文化輪番上演,吸引了海內外游客。
中新社記者在古城內的文化廣場看到,半個籃球場大的戲臺已被游客和當地民眾圍得水泄不通。臺上演出情趣橫生,臺下觀眾掌聲陣陣、笑聲朗朗,紛紛掏出手機、相機記錄下精彩瞬間,沉浸其中。
古城內的楊家祠堂、東門城樓等人文景點也人頭攢動。現場展出的苗族鼓舞、紙扎、苗繡等眾多國家級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前來圍觀。
正在祠堂內和當地居民一起打糍粑的山東游客張予騰一行5人也是前來找尋兒時年味的。“城市人過年越來越簡單,不再剪窗花、放鞭炮,連除夕守歲的習俗也變淡了。”張予騰說,他會把今年春節在鳳凰所見的民俗文化用相機拍下來,并做成相冊珍藏。
身著苗服在沱江河畔拍照的廣東游客周女士已是第二次來鳳凰古城旅游過春節。當地原汁原味的年味是吸引她的主要原因。今年,周女士還學會了幾句鳳凰陽戲小調。她邊走邊哼,雙手還不時比劃著動作。
地處湖南湘西的鳳凰縣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當地少數民族同胞能歌善舞,民間還保存了殺年豬、打糍粑、土家趕年、祭祀、唱陽戲等百年民俗。
近年來,每逢春節,鳳凰縣都會在古城內推出燈會、優秀傳統劇目鬧古城、民間龍舞表演及迎春攝影展等春節民俗文化活動。
鳳凰當地民眾田超為此舉“點贊”。他認為,鳳凰展演的傳統民俗能讓游客感受到豐富多彩的地方民間文化和濃郁的年味。“現在城里人過年都是各過各的,只有大家多參與,過年才能越過越有味。”(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