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場照。上官云 攝
中新網北京2月18日電(上官云) 18日上午,著名藝術家、詞作家閻肅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舉辦。當天,各界人士前來送別。盲人歌手楊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閻肅先生是一位豁達開朗、特別有思想的老人,“他特別愛幫助晚輩、后輩”。
在追悼會現場,記者看到,舉行告別儀式的大廳外擺放著花圈,大廳懸掛的橫幅上寫著“沉痛悼念閻肅同志”,兩側的挽聯分別是“時代楷模一腔赤誠大德流芳 芳馨沁人間”,“文壇泰斗滿腹經綸巨筆生花 花鮮秀中華”。很多人自發攜帶鮮花,排隊等候送別閻肅。
“閻肅老師是一位很豁達、開朗、樂觀而且特別有思想的老人?!鼻皝韰⒓幼返繒拿と烁枋謼罟獗硎?,閻肅特別愛幫助晚輩、后輩,“你跟他聊任何東西、有任何困惑,他都會跟你說得特別清楚:所有事兒在他那兒都不是事兒”。
楊光說,自己跟閻肅先生最多的交流就是在作品上,“我問過閻肅先生:您怎么能把歌詞寫得那么好?先生就問我最喜歡哪首歌。我說最喜歡《女兒情》,這首歌角度太獨特了,也最喜歡里邊‘鴛鴦雙棲蝶雙飛’等句子”。
“閻肅先生說,是因為自己心里邊一直有愛:把自己當成女兒國國王,心里邊有這個人、有這個情結,有了這個大愛,你的作品才是鮮活的。”楊光感慨地說,“這句話也一直在激勵我,告訴我創作時怎么去寫東西”。

盲人歌手楊光(左四)在追悼會上。中新網記者 金碩 攝
古箏演奏家張曉紅今天也來參加追悼會,送別閻肅。最初認識閻肅的時候,張曉紅還很年輕。她說,那時自己剛剛進入空政文工團不久,“我是演奏古箏的,當時趕上閻肅老師開始寫《前門情思大碗茶》、《故鄉是北京》,音樂則選擇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樂器演奏,我就彈了古箏”。
“我在空政呆了18年,轉業以后在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音樂系工作,雖然離開空政,但每當碰到藝術上的問題、難題——比如我做項目——都還會向閻老師請教?!睆垥约t回憶道。
張曉紅介紹,當時為了請閻肅老師來指導那個項目,自己先給閻肅老師的夫人李文輝阿姨打了電話,“沒想到閻老師聽了介紹就說,太好了,你做的對。這個項目最后能取得成績,也跟閻老師的指導幫助密不可分,所以我今天專程來送別”。
臨近11時,追悼會行將結束,仍有近百位群眾不愿離去,一位眼淚汪汪的老人婉拒了記者采訪,“我只是個普通老百姓,我只是來送送閻肅先生”。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