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2月24日電 (孫睿)“作為中國內陸最大咸水湖的青海湖,在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和當地政府大力保護治理下,如今湖泊面積已達近15年來的最大值,呈現出豐盈之美,使周邊的生態環境趨于向好。”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戴升24日表示。
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內陸咸水湖,是維系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的重要水體,它不僅阻擋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還是區域內最重要的氣候調節器,其生態環境特征及演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著青藏高原整體生態環境的變化趨勢。
據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遙感中心2015年7月的監測結果顯示,被稱為中國西部氣候調節器的青海湖面積再次增加達4432.32平方公里,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49.84平方公里,比歷年(2001-2014)同期增加了62.29平方公里,達到2001年以來近15年遙感監測的最大值,也是從2005年開始,青海湖面積持續10年增長。
據青海省氣象衛星遙感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劉寶康介紹,青海湖面積以2004年為分水嶺,2004年的面積最大為4244.5平方公里。從2005年開始,湖水面積逐年增大,去年7月(豐水期)青海湖面積較2004年增加了187.82平方公里。
同時,青海湖水位面積持續增加,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也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截至2015年底,他們通過實施人工增雨項目,青海湖流域的年平均相對增水率達10%,年平均絕對增水量為9.2億立方米至13.8億立方米,年平均入湖水量為1.9億立方米至2.9億立方米,為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綜合治理及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此外,從2008年開始青海省政府實施的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中開展的退耕還林還草、保護天然林、治理土地沙化、封山育林等工程,都有效改善了青海湖流域周邊的生態環境。通過實施這些項目,有效增加青海湖周邊流域降水量,為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發揮積極作用。”劉寶康說。
多年在青海湖鳥島上進行濕地保護、土地沙漠化治理和生物多樣性研究工作的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蔡金龍告訴記者:“青海湖水位升高最主要的因素是大氣候變好,加上退耕還林還草、草場減畜封育、生態植被人為修復等綜合因素,致使環青海湖地區水源涵養能力顯著增強,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
據青海省林業廳統計,2016年青海省冬季遷徙水鳥同步調查工作共記錄到水鳥28種,種群數量約13500只,較去年同期調查增加近1倍。“冬季水鳥新種群數量的刷新,標志著所在區域生態環境向好。”青海省林業廳總工程師王恩光表示。(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