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武漢長沙合肥日前簽署《南昌行動》——
長江中游四省會抱團促產業融合

2015年5月,長江中游城市群旅游年卡在武漢正式開售,并同步在網上銷售。四省會城市市民持該年卡,一年內可以不限次數游覽4市43個旅游景點。圖為南昌滕王閣景區。 本報記者 劉 興攝
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四屆會商會日前在江西南昌舉行。武漢、長沙、合肥、南昌四市簽署《長江中游城市群省會城市第四屆會商會合作協議(南昌行動)》,明確了四省會城市合作新目標:爭當長江中游城市群合作的典范;共同打通長江中游城市群水、陸、空交通大通道,提高客流、物流通行效率;四省會城市公共服務一體化水平有明顯提高;四省會城市產業集群配套率水平顯著提高。
長江中游城市群四省會城市自攜手以來,為謀求一體化發展不斷建立和完善頂層設計。短短幾年時間,特別是2015年至今,市場、公共服務、交通等多個重要領域合作“一體化”已成為四市發展的新常態,跨省電子評標、住房公積金異地互認互貸、看病就醫異地醫保即時結算等多個合作事項取得了新突破。
市場一體化方面,四市金融一體化合作機制初步建立,四市去年底共同發布了《長江中游城市群金融合作與發展倡議書》,武漢市地方法人金融機構長江證券和合眾人壽保險已在南昌、長沙、合肥等城市開設營業部和分支機構;四省會城市均已加入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和檢驗檢疫通過一體化改革;四省會城市共同舉辦或相互參加中博會、機博會、光博會等大型展會。
公共服務一體化方面,四省會城市住房公積金互認互貸2014年底啟動實施,在全國率先開展省際公積金異地貸款,截至2015年12月21日,武漢市已受理了400戶家庭公積金異地貸款申請,貸款總額達11000萬元。去年12月22日,四市正式實現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即時結算,為四省會城市居民異地就醫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為著力構建四省會一體化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2015年4月和11月,四省會城市聯合在長沙、合肥組織了兩場人力資源招聘會,參會企業300家,提供崗位7000多個。
“長江中游城市群成為國家區域戰略‘大棋局’中的重要落子,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是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統一行動,四市應在更高的站位上審視、謀劃、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努力將其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支撐、全國經濟新增長極和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的城市群,并在其中爭當‘撐旗手’。”南昌市委書記龔建華說。
此次會商會上,四市提出將重點從交通設施互聯互通、教育科技一體化、公共服務交流合作、聯手打造工業產業集群等方面著力,奮力開啟區域合作新局面。內容包括支持武漢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節點城市),支持建設長沙、合肥、南昌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合肥經濟圈四大城市組團內的交通一體化建設;推進長江中游省會城市公交一卡通工程建設;實施武漢、長沙、合肥及南昌國際機場擴建工程;探索創建中部地區全方位教育國際化共享平臺;完善實施異地就醫結算制度,優化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加快推進社會保險政策對接互認,實現城市群同類社會保險關系在不同地區、不同群體之間順暢接續和合理轉移,共同研究探索“互聯網+社保”的便民平臺服務模式;開展長江中游城市群區域信用合作示范,四省會城市建成信用網并實現聯網,建成政務服務網并實現聯網,共建長江中游政務云;打造物流公共信息一體化平臺,形成以交通樞紐、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大型商品集散地為依托,輻射中部乃至全國、連接國際的物流平臺和區域性商貿中心等等。
長沙市市長胡衡華認為,要將創新發展作為區域合作的核心動力,共同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步伐,共同把長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為最具活力的創新戰略高地、經濟增長引擎;將綠色發展作為區域合作的重大責任,合力打造長江中游生態經濟帶,在綠色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認為,要以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深入推進產業、交通、市場、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等領域一體化進程;要構建市場化合作新平臺,建立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的合作新機制;要共同爭取國家支持,推動四市共同引領長江中游城市群朝著建設經濟新增長極的目標邁進,在長江經濟帶建設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合肥市委書記吳存榮認為,要主動對接和融入國家總體規劃,創新四市合作機制,促進區域市場一體化,推動產業發展大協作,積極促進公共資源互聯互通,積極促進文化、教育、衛生融合發展,為國家戰略的實施、各省市和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共同發展繁榮而不懈努力。(經濟日報記者 賴永峰 劉 興)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