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郴州4月8日電(記者 徐志雄 通訊員 阮濤)“喂,您好,‘雷鋒熱線’,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在湖南郴州北湖區人民路街道文化路社區,居委會主任何永華每天都能接到數個居民打來的求助電話。
水龍頭壞了、電燈不亮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以及空巢孤寡老人買菜買藥、誰家廁所堵了需要通暢等“大事兒”,打個“雷鋒熱線”,就會有志愿者登門解決,已在文化路社區成為一種常態。
“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到十幾個電話,有時一些其他社區的居民也打了過來。”何永華說,如今,0735-2863816這個普通的電話號碼,已在當地獲得了極高的知名度。只要居民打來,基本有求必應。
四年前,文化路社區成立了一支志愿服務隊。起初,只是為了幫助維護社區基礎設施的這支志愿服務隊只有20余人,但隨著撥打號碼的居民越來越多,求助的問題逐漸多樣化,志愿服務隊成了社區服務“專家團”,現在有超過500名的志愿者為社區居民提供150多項志愿服務。
“我雖然年紀有點大了,但是能幫助左鄰右舍做點事情,我覺得很有意義。”今年80歲的歐陽進德是志愿者中年紀最大的一位。他說,平日里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小區的老人與社區保持溝通,解決他們生活上的一些困難。
對于不少特困戶、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雷鋒熱線”背后有“親人”。78歲老人郭蘭芝說,除了有需要時打電話求助,志愿者們還會不定期上門看望她和老伴,幫她洗菜、搞衛生,捎上一些愛心企業送來的生活用品。
“‘雷鋒熱線’這個稱號,是社區居民給我們的褒獎。”文化路社區黨委書記李海燕告訴記者,志愿服務隊成立之初,志愿者都是社區的工作人員,因為經費緊張,服務項目非常有限。后來,隨著社區居民親身感受到這支隊伍帶來的方便,紛紛加入其中,轄區內的企業也積極行動,為“雷鋒熱線”的志愿服務提供一些經費。
“雷鋒熱線”不僅服務了文化路社區,還為周邊社區提供了幫助。去年12月,文化路社區被評為湖南省“最美志愿服務社區”。面對這份榮耀,李海燕謙虛地說,“雷鋒熱線”的工作方法其實很簡單,電話設在社區值班室,24小時有人接聽,也是社區的本職工作,辛苦的是志愿者們。(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