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公布了《2015年上海市民創業狀況調查報告》,調查顯示,上海市民整體創業活動率持續攀升,而青年群體逐步成為創業的主力軍。
為整體把握居民的創業趨勢、特點以及創業環境的總體情況,自2005年起,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參照全球創業觀察項目(GEM)的指標體系和調查方法,連續多年開展上海市民創業狀況調查,每年發布創業活動率等一系列反映一個地區創業活躍程度的重要指標。
調查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市居民整體創業活動率為11.5%,即在100名16~64周歲的市民中,有12人正在進行創業活動。報告顯示,2015年的整體創業活動率比2014年10.4%、2013年的9.3%有一定的增長,在“雙創”的背景下,上海市的創業活動繼續呈現活躍趨勢。
根據創業的不同動機可將創業分為生存型創業和機會型創業。2015年,上海居民的機會型創業占比增加到59.8%,生存型創業占比為40.2%,以發現商機、實現創業夢想的機會型創業群體正“原力覺醒”。自2009年起,上海市的機會型創業比例首次超過生存型創業,兩者差距逐漸拉大。
青年大學生依舊是最具創業熱情和創新活力的人群。調查顯示,上海市青年的創業意愿持續活躍。2015年,16~35歲的青年創業率為11.8%,意向創業活動率達20.7%,均高于市民總體情況。從近幾年整體趨勢來看,青年創業者群體的比例非常穩定,一直維持在12%上下,也就是意味著上海每9名青年中就有一位是創業者。青年群體已成為上海市創業的主力軍。
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市每位創業者平均可以帶動8.2個就業機會,創業的就業倍增效應逐步顯現。其中機會型創業企業帶動9.6個就業機會,生存型創業企業帶動5.7個就業機會。相較而言,機會型創業帶動就業崗位的社會效應更加明顯。
創業稅費減免仍是創業者最為期盼的扶持政策,2015年,上海市居民最希望得到的創業扶持政策和服務依次為:創業稅費減免政策、簡化政府行政審批、創業場地的支持、融資支持。這一調查結果與2014年也大致相同,其中“簡化政府行政審批”是2015年的新增選項,該選項得到近五成居民的積極呼吁。
調查還顯示,制約居民創業的主要瓶頸依次是:市場競爭激烈、找不到合適的經營場所、流動資金短缺、用工成本較高、個人創業能力經驗有限。與2014年相比,“找不到合適的經營場所”“用工成本較高”的排名有所上升,矛盾日益突出。
2015年的調查,還邀請了各領域的30位專家進行深入訪談。訪談數據顯示,2015年專家對8項指標的認同度較去年都有一定提升,其中“文化與規范”“政府政策”“金融支持”3項指標得分漲幅靠前,評價最低的則是“教育與培訓”和“金融支持”。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周凱)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