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師傅背著空調倒行下樓梯
濟南城鎮化不斷加快,每天都有喬遷換房的市民,帶動了搬運工群體的壯大。只要一個電話,他們就能迅速趕來,他們中有不少人在濟南打拼了很多年,但仍然是寄居在城市的漂泊客,他們天天給別人搬家,在這個城市卻居無定所,沒有一個他們自己的家。他們內心充滿了對城市的渴望,在這個城市卻只能望“樓”興嘆。近日,記者跟隨幾位搬運工一起,體驗到了他們工作的勞累,了解了他們掙扎在社會底層的辛酸和無奈。
一天下來搬運兩噸多
被規劃為中央商務區,二鋼宿舍拆遷已啟動數周,不少搬家公司瞅準了機會紛紛來到二鋼宿舍接活。4月26日上午9點多,搬運工人魏師傅和孔師傅就到了一棟居民樓下,為7樓業主搬家,這已是他們當天接的第二單活。
兩位師傅在樓上忙活了半天,先將立柜等大件家具拆散,剩下的就是中等大小的物件。像冰箱、彩電、洗衣機、按摩椅這些東西,每件都近百斤重,個頭還不小,魏師傅和孔師傅一般都是每人搬一件,背著近百斤重的東西從7樓搬到1樓著實不輕松。
下到1樓,倆人都是大口的喘著氣,隨便靠在車上稍作休息。“一趟下來硌得肉疼,手發麻,緩緩勁才能接著干。”可業主在不停地催促,二位師傅胡亂喝了兩口水就又上樓了。
孔師傅身高1米6多,體格偏瘦,體重100多斤的樣子,但干起重活很拼命。業主家里有一件高約1米8、重約130斤的柜式空調,孔師傅打算一個人將空調背下去。
在魏師傅和記者的幫助下,孔師傅順利地把空調背在了身上。空調剛放到背上,孔師傅腳下便有些不穩。空調比孔師傅還高,下樓梯時,孔師傅只能弓著背,倒著走,以免碰壞空調底部。就這樣,孔師傅顫顫巍巍地將重空調從7樓挪到1樓,記者都為他捏了一把汗,“摔壞了東西要自己賠,就白干了,所以要非常小心。”
這種強度對孔師傅來說已是家常便飯,“我運過最重的東西是機器設備,每件設備都有成噸重,即使有專門的裝卸工具挪起來也很費勁。”休息時,孔師傅告訴記者,每天接四五單大活的話,一天的運貨量就能到兩噸,甚至更多。
一頓早飯頂到晚上十點多
魏師傅在搬家公司干了六七年了,對搬運工的生存狀況魏師傅很不樂觀。這些年搬家公司發展快,競爭激烈。“現在搬家公司很多,可選擇的余地大,有時候打了電話,要是來得稍晚,活就被別人搶走了。這時候我們根本來不及吃飯,搬完一家就得匆忙趕往下一家。”
魏師傅告訴記者,忙的時候早上五六點起床,吃完早飯就勿勿上班。“不少業主住的高,往樓下搬東西慢。拆搬、裝車、運送、卸車,整個過程得三四個小時。預約搬家的業主催的緊,為了留住客戶,我們兩個經常顧不上吃午飯和晚飯,一頓早飯有時頂到晚上十點多。”
搬運工吃得是年輕飯,掙的是苦力錢,對體力的要求高,勞動強度大,多數人做不了。魏師傅說,每次公司招聘員工,能留下來也就有兩成。“不少人三五天就不干了,最短的半天就辭職了,還有干一年半年才退出的,能干5年以上的很不容易。一般40歲以上的就干不了了,大部分都是二三十多歲的人干,以70后和80后為主。90后非常少,吃不了那個苦。有時候我也不想干,可沒文化,也不懂手藝,找不著別的活。”
搬運工不僅累,還有風險
別看他們干得這么賣力,大把大把地流汗,但收入卻并不高。魏師傅向記者透露,每次搬家賺來的苦力錢,老板拿大頭,能抽走80%,剩下的20%兩個人平分。魏師傅說:“剛才這單生意總共800元搬運費,其中650元要上交給老板,剩下的150元我們倆平分,干了半天,每人拿75元。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下來能掙3000多元,生意差的時候一兩千元。”孔師傅開玩笑稱:“我們一天吃一頓飯,除了忙得顧不上,還有就是收入太低。”
生意時好時壞,收入又不穩定,大部分搬運工都是兼職,專職做搬運工的不多。“生意差的時候好幾天都沒活,一家老小要花錢,光干搬運工不行。平時做別的工作,搬家公司有活的時候才來,搬家算是兼職吧。”魏師傅透露,專職做搬運工的工資也不高,沒活的時候一天只給50元,有活的時候無論干多少一天最多給120元到150元,還不如兼職掙得多。
由于多是兼職,搬運工大都沒有保險。搬運不僅累,還有風險。魏師傅說:“有時難免會磕碰或摔傷,受了傷只能自己負責。去年有一位搬運工拆卸空調室外機時不小心摔下來去世了,只能認栽。但摔壞了客戶的東西要自己賠。”此外,由于長年背負重物上下樓梯,不少人腰腿和膝蓋會得毛病。孔師傅說:“收入低、工作累、沒有歸屬感,使得這個職業流動性非常大,今天跟你一塊搬東西的伙伴,說不定明天就不見了。”
每天給別人搬家,這里卻沒有自己的家
魏師傅老家濟陽,一直在濟南打拼。孔師傅老家濟寧,來濟南多年,當搬運工也有三年多時間。兩個人雖然在濟南打拼的時間不算短,但在濟南都是租房住,租的都是最便宜的房子。他們住在丁家莊,月租200元的小平房。“全家每個月收入也就三四千元,孩子上學、老人看病,還有每天的吃喝,能租上房就不錯了,哪還敢想買房?”魏師傅嘆了口氣說。
搬運工小劉也是濟寧人,80后。結婚不久就來濟南打工了,孩子和妻子都在老家,一年回不了幾次家,想念家人的時候就打個電話,為了省錢,電話不敢打太長時間,每次問問好、報個平安就掛了。“很想回家看看孩子,也想守在他們身邊。為了掙錢讓他吃好喝好,只能忍著不回家。每天給別人搬家,自己在濟南卻沒有家,一直漂來漂去。有時候看著別人搬家換新房,很羨慕,也夢想在濟南能有個家。”
雖然很想定居濟南,小劉表示,收入低,在濟南買房壓力太大,準備打幾年工就回老家。“打上十年工,每天節省些,回老家買個房沒啥壓力,如果留濟南,可能干一輩子連房子都買不起。”孔師傅也表示,搬運工大都是外地人,“我們都不想漂一輩子,等年紀大了干不動了就回老家。”
(見習記者 張永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