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北京、天津、石家莊位于第一層次,表現為人口經濟活力突出、對流動人口吸引度大、勞動年齡人口充足以及醫療教育資源豐富。
資料圖 。圖片來源: 京華時報
中新網北京4月28日電(吳合琴)28日發布的《京津冀藍皮書》提出,從人口發展能力變動趨勢看,城市間不平衡仍在加劇,馬太效應突出。尤其作為京津冀核心城市的北京,其人口發展優勢正進一步提升,其他城市與北京的人口發展能力的差距均在拉大,洼地效應的存在預示著人口將繼續涌向北京。
4月28日上午,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城市人口發展能力呈現三層次
藍皮書重點計算了2000年、2005年、2010年、2013年四個年份的京津冀人口發展指數。作者采用了人口活力、人口結構、人口質量等3個二級指標和11個三級指標,對京津冀地區“2+11”城市人口發展指數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京津冀地區人口發展能力存在三個層次。
其中,北京、天津、石家莊位于第一層次,表現為人口經濟活力突出、對流動人口吸引度大、勞動年齡人口充足以及醫療教育資源豐富。
位于第二層次的城市如邢臺、承德、邯鄲、廊坊等,存在一定的短板,即使某些方面表現優異,人口發展綜合能力也會受到影響。
其它城市處于第三層次,表現為人口發展能力不足則是人口流出現象嚴重、勞動力產業結構落后、醫療資源匱乏、高等教育水平有限等原因的共同作用結果。而張家口、保定、滄州等城市由于人口發展能力后勁不足,與第一梯隊的差距逐漸拉大。事實上,保定和滄州的經濟實力并不弱,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經濟發展能力并不等同于人口發展能力,人口發展有其自身的變動規律。
城市間不平衡仍在加劇 馬太效應突出
報告指出,從人口發展能力變動趨勢看,城市間不平衡仍在加劇,馬太效應突出。
尤其作為京津冀核心城市的北京,其人口發展優勢正進一步提升,其他城市與北京的人口發展能力的差距均在拉大,洼地效應的存在預示著人口將繼續涌向北京。
從人口發展指數城市排名變動來看,天津、唐山、承德、邢臺綜合排名有明顯上升;石家莊、保定、衡水、邯鄲排名有所下降。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張耀軍在發布會上介紹,城市人口發展不均衡導致馬太效應日益突出,城市間應揚長補短,打破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惡性循環。(完)
(責任編輯 :汪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