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發布通知,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集團公司和相關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各移動通信轉售企業(虛擬運營商)進一步做好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工作。在這一“最嚴電話實名制”監管要求下,近年來新興的虛擬運營商行業整體面臨“實名制”大考,各家虛擬運營商企業急需彌補非實名制登記的漏洞,嚴守“實名制”紅線。
根據工信部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確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業全部電話用戶實名率達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電話用戶實現實名登記。
虛擬運營商被視為國內移動通信市場打破行業壟斷、引入民間資本的有益探索。目前,國內虛擬運營商用戶總數已超過2000萬。然而,由于行業監管不到位、野蠻生長等,致使出現了垃圾短信、騷擾電話、實名制不到位等現象。
工信部近日發布的2016年第一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已組織電信企業對14萬多個涉及通訊信息詐騙等犯罪的電話號碼進行了快速關停,其中包括虛擬運營商號碼60202個。從被關停號碼在所有用戶中占比來看,虛擬運營商的比例遠高于基礎運營商,堪稱“電信犯罪重災區”。
為此,工信部要求虛擬運營商必須嚴格落實實名制登記規定,并在今年5月27日前對前期未實名登記、虛假登記的電話號碼,完成用戶身份信息補登記等工作。
完善實名制登記成為近期各家虛擬運營商企業的“首要任務”。國內發卡量最大的虛擬運營商蝸牛移動總裁陳艷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近期對實名制工作進行了多方面部署,對于新入網用戶,不論線上線下,都強調必須做到100%實名;對于未實名老用戶開展積極排查,進行補登記。此外,公司還攜手警方開展聯動機制,加強對涉嫌違法違規號碼進行處理。
其他虛擬運營商近期也紛紛采取措施,加強實名制管理。迪信通日前表示,為幫助合作伙伴完善實名制工作,迪信通不僅為合作伙伴提供實名制認證等業務支撐,還不斷為合作伙伴提供滿足實際業務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分享通信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對非實名制堅決處理、絕不姑息,在全集團自查自糾,并成立專門執行小組。
在專家看來,實名制已成為虛擬運營商行業發展不可觸碰的政策“紅線”,各家企業必須按照相關要求嚴格執行。工信部規定了比較嚴厲的處罰措施,虛擬運營商企業如果想持續發展,必須適應嚴格監管的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