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國務院日前正式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計劃》),就“十三五”時期深化體育改革、發展群眾體育、倡導全民健身新時尚、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做出部署。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計劃》的起草、出臺等情況,并表示《計劃》中提出將使全民健身成為健康中國建設的有力支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國家名片。
據介紹,《計劃》共分前言、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組織實施五個部分,提出了7個方面的主要任務,包括弘揚體育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提供豐富多彩的活動供給;推進體育社會組織改革,激發全民健身活力;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方便群眾就近就便健身;發揮全民健身多元功能,形成服務大局、互促共進的發展格局;拓展國際大眾體育交流,引領全民健身開放發展;強化全民健身發展重點,著力做好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和重點人群、項目發展等。
《計劃》還圍繞目標任務的完成,從體制機制創新、加大資金投入、評價激勵方式、科技創新引領、人才隊伍培養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計劃》明確,到2020年,群眾體育健身意識普遍增強,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明顯增加,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7億,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35億。全民健身的教育、經濟和社會等功能充分發揮,與各項社會事業互促發展的局面基本形成,體育消費總規模達到1.5萬億元,全民健身成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拉動內需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動力源。
《計劃》要求,各地要加強對全民健身事業的組織領導,建立完善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的組織領導協調機制,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基本公共服務發展規劃,把相關重點工作納入政府年度民生實事加以推進和考核。對此,劉鵬解釋說,要完善一種體制,即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系。
《計劃》還要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做好任務分工和監督檢查,并在2020年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為更好貫徹落實《計劃》,國家體育總局將陸續制定印發《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計劃》和《青少年體育振興規劃》等配套文件,并在指導各地研制《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過程中,鼓勵各省區市結合本地實際,主動創新,體現特色。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