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半年GDP數據公布還有不到20天時間,國家發改委高層密集在地方“摸底”經濟運行情況。
從6月中旬開始,國家發改委四個副主任寧吉喆、何立峰、胡祖才、連維良先后赴云南、上海、重慶、山東、貴州等地調研上半年經濟形勢。28日,中央財辦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鶴率中央財辦和國家發改委調研組在上海主持召開第28次“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
發改委高層密集調研的目的是什么?調研中透露出哪些信息?
摸底近半省份經濟形勢
最近幾年,每當季度或半年經濟數據發布前夕,國家發改委都會開展經濟形勢調研。在今年上半年經濟數據發布前,國家發改委已開始在地方調研。
6月11日至14日,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帶隊赴云南圍繞當前經濟形勢開展調研。調研期間,寧吉喆先后主持召開了云南有關企業座談會和部分省市經濟形勢座談會。
6月19日至22日,發改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何立峰帶隊赴上海、重慶調研。
6月20日至22日,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率隊赴山東省調研。
6月21日至24日,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率隊在貴州省開展經濟形勢調研。
最近的一次是在6月28日,中央財辦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鶴率中央財辦和國家發改委調研組在上海主持召開第28次“兩省一市”(上海、江蘇、浙江)經濟形勢座談會。
除了副主任率隊的調研組外,發改委各司主要負責人也率隊到地方進行調研。比如,西部司副司長陳時儆帶隊赴內蒙開展上半年經濟形勢情況調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帶隊赴吉林省開展上半年經濟形勢及重點工作調研。
上證報記者梳理發現,除了發改委實地調研的7個省份外,通過座談會匯報經濟情況的省份還涉及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廣東、陜西、甘肅等7地。這也就意味著此次發改委“摸底”的省份接近全國半數,區域覆蓋了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
兩周多的時間里,發改委組織多個調研組“摸底”地方經濟,目的何在?據公開信息顯示,主要是為分析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了解各地經濟運行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情況。
比如,劉鶴主持召開的“兩省一市”經濟形勢座談會,有7個省市黨委研究室主任、發改委主任參加座談,匯報交流地方經濟運行情況,共同研究探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的進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并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提出意見和建議。
多地表示“下行壓力加大”
國家統計局將于7月15日公布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目前市場普遍預測,二季度經濟增速保持平穩的可能性比較大,預計增速將維持在6.6%至6.7%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劉元春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二季度6.7%的增速是可以穩住的,這主要得益于5.8萬億元11大類投資項目產生的效果比較好。”不過,他指出,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或比上半年要大。
在全國經濟半年報公布后,各省也將陸續公布上半年經濟數據。從地方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不少省份都表示,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江西省政府27日召開經濟形勢分析會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總體穩定,但仍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陜西省發改委日前也召開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稱當前經濟走勢總體趨緩,下行壓力加大,增長動力不足。
國家發改委振興司司長周建平在東北地區2016年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上也說:“當前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不斷加大的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各區域、各行業、各企業分化嚴重,各省市要密切關注經濟形勢的變化。”
了解地方增長新動能
在“摸底”地方經濟過程中,調研組重點關注了哪些方面?上證報記者發現,地方經濟增長新動能是一個關注點。
比如,連維良在貴州實地調研了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花溪大學城創新創業園、聯影醫療、中德西格瑪精密制造、朗瑪信息、福愛電子、勤幫生物、貨車幫、新能源“車樁網一體化”營運項目等園區和企業。
而從貴州統計局發布數據來看,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新興產業發展迅猛,已經成為當地經濟新的增長點。數據顯示,5月份,貴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大幅增長96%,增速是工業平均增速的10倍。
此外,國家級新區建設、“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型城鎮化的推進等也是調研的重點。
國家級新區是承擔著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平臺。此次調研中,連維良在貴州考察了貴安新區,何立峰在上海實地考察了浦東新區,在重慶市考察了兩江新區。
在調研期間,國家發改委還在重慶兩江新區組織召開了第二次國家級新區工作經驗交流會暨新區工作推動會。
“長江經濟帶發展”也是發改委關注重點。除了何立峰率隊在重慶調研這個主題外,發改委基礎產業司副司長周小棋日前帶隊赴四川和云南兩省開展了交通運輸形勢及長江經濟帶戰略推進情況調研。
據悉,在梳理調研情況后,基礎產業司近期將形成相關調研報告,為發改委上半年經濟形勢分析奠定基礎。(梁敏)
(責任編輯 :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