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6月28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物聯網展覽會上,一名參觀者在體驗模擬駕車。(新華社簽約攝影師 金鑫 攝)
一、什么是物聯網?
顧名思義,“物聯網”指的是把物體聯接起來的一種網絡,它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互聯網不同,物聯網主要的應用對象是一些物理設備,如車輛、家電、建筑物等。在這些物理設備中嵌入電子軟件、傳感器以及一些網絡聯接設備等,就可以實現設備之間數據的交換,從而建立起一套互聯的網絡。
1999年,英國企業家凱文·阿仕頓最先創造了“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這個詞。該詞在使用之初,主要指的是在實驗室中通過連接到無線射頻器而實現的各種實驗設備之間信息的交換與管理。最近,物聯網技術也逐漸應用于城市管理,將城市的每個部分連接起來。
二、家用物聯網
以家用電器之間的物聯網為例。在物聯網環境下,家中的任何一件電器都可以通過物聯網連接到因特網等外網環境,并通過芯片等傳感設備發射信號。這樣一來,家電的使用者就能遠程遙控家里的物聯網系統,從而對家電的工作狀況了如指掌。比如,當你在辦公室工作時,你就可以通過遠程遙控開啟家里的空調,這樣一來,當你到家之時,空調已根據你的需求將室溫調節至最舒適的狀態。另外,通過物聯網及各種傳感設備,將家電的有關信息上傳至外網,還能幫助家電的生產廠家遠程監測家電的使用情況,以便他們有效地完成后期維修等工作。也就是說,在你意識到家電出現故障之前,生產廠家就有可能發現家電當中存在的隱患,并主動提供上門維修的服務。所以,在物聯網普及的未來,如果突然有維修工上門告訴你,你家的冰箱可能存在問題,而他們愿意主動幫你修復,不要驚訝,這都是物聯網的功勞。
在中國,物聯網目前已在許多領域得到了應用,其中最為有趣的,還屬無錫蠡湖中為放流魚打造的“身份證”。據光明日報報道,2010年,無錫市農業委員會在蠡湖放流了30萬尾小魚,其中,3500條鰱鳙魚成為了探知放流效果的有效載體——它們的體內被植入了高科技芯片。據報道,這些芯片可以用來記錄魚的身體狀況等相關信息,所獲取的數據對于研究蠡湖中魚類的生存狀態和蠡湖的環境變化對魚的影響等,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物聯網竟然還是一門本科專業?
物聯網相關領域的研究需要跨學科的共同協作,它不僅需要來自控制工程專業的知識,還需要通信工程、網絡工程等多種學科的襄助。
作為國家倡導的新興產業,物聯網受到了學界與業界的雙重關注。2010年6月,江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和江南大學通信與控制工程學院合并組建了“物聯網工程學院”,成為我國首所物聯網學院。到2016年為止,我國高校中開設物聯網專業的學校已有29所,其中不乏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知名學府。(黃鉞)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