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高鐵沿線資源豐富,但由于鐵路基礎設施陳舊,標準低、能力小,裝備落后,嚴重制約了區域經濟發展。通過京沈高鐵,沿線“朋友圈”將串出經濟同心圓。
京沈高鐵進入遼寧的首站朝陽市被譽為“世界第一只鳥飛起,第一朵花綻放”的地方。這里的古生物化石和紅山文化遺址是獨具魅力的旅游資源,但交通成為制約旅游發展最主要的原因。朝陽現在每天只有兩趟普速列車通往北京,運行時間都超過12小時;到最近的高鐵站錦州南站,公路還需要一個多小時;而京沈高鐵開通后,北京到朝陽只需要一個多小時,朝陽五個縣,縣縣都通高鐵站。
山海關天然屏障阻隔了關內與東北三省的交流溝通。新中國成立后的不同歷史時期,先后建設了京通、集通鐵路以及渤海鐵路輪渡等,對以山海關口為主的鐵路運輸起到了一定的分流作用,但這些鐵路技術標準低、速度慢,能力小;同時公路路況差、成本高,嚴重制約了區域經濟發展。京沈高鐵的開通和未來城際線路的完善,還將使沈陽、撫順、鐵嶺、遼陽、本溪、盤錦,阜新在內的沈陽經濟區八城市間互聯互通,不僅可以直達北京,這八個城市之間也可以開行高鐵環線。根據沿線各省、市有關規劃,京沈高鐵沿線的承德、朝陽、阜新等,將分別以北京、沈陽為中心,形成1~2小時交通圈、經濟圈。除了京哈鐵路,京沈高鐵將作為第二條進出關快速客運通道,連接已經開通的哈大高鐵、沈丹高鐵溝通遼寧中部城市群和沿海經濟帶兩大組團、夯實亞歐路橋通道。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