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6號線永豐站站臺層中跨無吊頂設計使得車站視覺感受更加寬敞,燈具和裝飾簡約中帶著中國傳統風格。
本報記者 鄧偉攝
本報記者 曹政
新線,卻是“老站”。車站頂子、墻面、立柱不貼磚、不遮板,通透敞亮。一盞巨大的吊燈從近5米高位置垂下來,老站畫風迎面而來。若不是廣播里提示著開來的是16號線列車,還真以為回到幾十年前的老地鐵站。
跨越半個世紀,北京地鐵的序號將在今年年底增長到“16號”。昨天,記者率先探訪年底開通的16號線北段,這些車站的風格與近年新線迥異,但不少地方都能看到1號線、2號線的老站畫風。
車站“回歸”1號線風格
出入口,水泥色調配上透明玻璃,不再有包得嚴嚴實實的墻板;300多米長的車站,立柱林立兩側,黃色漆噴涂在上面,能摸到混凝土的顆粒;大吊燈垂下,溫暖的燈光照著四米多高的空間格外空曠……北清路上的永豐站,是16號線裝修進展最快的車站。項目總工鄭巍是北京人,站在巨大的吊燈下頻頻感嘆:“這不就是我們打小去的1號線地鐵站嘛!”
地鐵1號線修建于50年前,那時候地鐵設計和設備都簡單,車站規模往往不大,從出入口進來先到兩端的小站廳,往下走段樓梯就是站臺,因此站臺高度能有七八米。同樣在裝修風格上,1號線和2號線的裝修風格偏向前蘇聯地鐵車站設計,寬敞、亮堂、大圓柱子整齊羅列,裝飾不多且顏色簡單。
到后來上馬的新線,地鐵車站變得更高檔了。“就像是老百姓家里的房子,一開始是毛坯房,后來就想著吊個頂子、貼些壁磚,地板也得好好鋪,因此也帶來了北京地鐵車站的新畫風?!痹O計師朱云飛說。但過了這幾十年,大家反而覺得1號線老站這種風格更經得起歲月磨礪。這幾年,廣州地鐵、上海地鐵都掀起了一股“復古”的風潮,風格上越來越像老車站一樣趨向簡約,視覺空間更寬敞,看上去更大氣。
這恰好與16號線相得益彰,這是北京地鐵第一條大運量8A編組線路。因為車站是目前最大容量的,因此車站空間更大,站廳長度近120米,站臺長度為186米,車站站廳結構也相對較高,這給16號線帶來了更寬大的乘客公共空間。因此,16號線在北京地鐵中首次全面實現了“空間規劃”的理念。
“以前的車站是‘穿’得花哨,而這回是‘秀肌肉’?!北本┏鞘锌燔壒究偣こ處熡鄻反蛄藗€比方。實際上,16號線車站是把主體結構裸露出來,造型簡樸優美,顯得車站更大氣。
站臺頂增高1.5米
近年來修建的地鐵車站規模一般分為站廳和站臺兩層,隨著空調、通信等裝備安進地鐵,車站密布著大量管線,無論是站臺還是站廳層,大多都需要鋁板把車站從上到下包得嚴嚴實實。每一層結構高度雖然不低,但都被鋁板吊頂遮住,實際高度只有3米上下?!吧砀?.7米的乘客視線基本在1.5米左右,再加吊頂掛下來的各種指示牌,抬頭就是吊頂,空間看上去就十分壓抑?!庇鄻氛f。
2014年,本市曾在地鐵15號線西段小試牛刀。六道口站和安立路站首次嘗試了拱頂式的車站:不再安裝鋁板吊頂,中間露出拱頂,刷上暖色涂料,在拱腳的位置安裝LED燈,用虛光把頂照亮,配上漂亮的吊燈,車站一下子添了殿堂般的效果。
而今年年底開通的16號線北段,10座車站均不再設置吊頂,騰出來大量的空間。這樣一來,16號線的車站則把整體的空間高度都抬高了。其中,站廳層空間高度由3.2米增加到約4米,站臺層空間高度由3米增加到3.4米。特別是稻香湖站站廳層層高5.2米,西苑站層高4.6米。
更敞亮的還是乘客視線集中的車站最中間的中跨部位,沒了吊頂,站臺中跨高度就從過去的3米至3.2米“長”高至4.7米左右,一下子高出來1.5米。
西苑站能看到“長廊”
今年年底,16號線將率先開通北段10座車站,自北向南分別為北安河站、溫陽路站、稻香湖站、屯佃站、永豐站、永豐南站、西北旺站、馬連洼站、肖家河站、西苑站。
其中西苑站是唯一一座換乘車站,可與地鐵4號線實現換乘。作為“三山五園”區域內的車站,站內的風格也與站外風景有所呼應。
“西苑站的頂部有一種長廊的感覺,雕欄畫棟,能看到傳統建筑的風貌?!庇鄻氛f,區別于其它車站,西苑站色調主要以北京傳統紅色為主,搭配傳統中式裝飾紋樣,在柱、梁、頂上連續使用這種簡單的細條勾勒,整體看上去端正穩健,又富于變化。
這些畫風都是在沒有吊頂的情況下利用大空間來實現的。但是沒了吊頂當“遮羞布”,頂部的管線會不會織起“蜘蛛網”?
實際上,16號線里的各種風管、水管、各專業線槽、照明燈具、廣播、導向標識等管線及末端設備都搭在了支吊架上,再把這些管線全部移到兩側邊框,好似架在空中的“綜合管廊”。這些管線沒有被吊頂包住,而是整齊布局在上空,以暗色處理、又有足夠的線條搭配,不仔細看竟察覺不到。此外,原來地鐵站里的支架就像“吊桿森林”,平均1米的管線需要17個至18個孔,現在2.5米管線才需要4個固定點,日后維護檢修也更方便。
(責任編輯 :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