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陳里予
11月14日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糖尿病聯盟共同發起的“聯合國糖尿病日”,本市糖尿病防病形勢十分嚴峻,2002年至今的10多年間本市糖尿病患病上升了近一倍,35歲以上成人患病率已達到了17.65%,據推算全市約有250萬糖尿病患者,疾病負擔沉重。昨天,上海市衛計委召開上海市糖尿病預防和診治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暨“上海健康云”平臺建設推進大會,全面推進和落實本市糖尿病預防和診治服務。
據悉,上海市政府將“上海市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預防和診治服務體系建設”列入了“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5年-2017年)”中,將開展100萬居民糖尿病風險評估和30萬的高危人群篩查。
知曉率不足50%升至68%
14日是第10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是“共同關注糖尿病”。在全球范圍內,20~79歲成人中約有8.8%的人患有糖尿病,每年約有500萬人死于糖尿病。到2040年,預計將有6.42億人罹患糖尿病。中國仍穩居糖尿病第一大國,患者人數達1.096億。預計到2040年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將達1.507億。
2001年,上海就將糖尿病防治工作納入了全市慢性病防治總體規劃,2004年開始在全市所有社區開展全人群糖尿病健康教育、高危人群篩查和危險因素干預和病人規范化管理等工作。十多年間本市的糖尿病知曉率從不足50%上升到68%,也就是說,100個患者中有68人知曉自己患病,還有34個人不知道。
至2016年,全市累計篩查糖尿病高危人群超過56余萬人,檢出糖尿病患者6.3萬多人; 目前全市社區在管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71萬余人。
將開展30萬高危人群篩查
要讓更多的人盡早預防糖尿病。上海市政府將“上海市代謝性疾病(糖尿病)預防和診治服務體系建設”列入了“上海市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5年-2017年)”中。
項目將充分整合本市預防與醫療衛生資源,建立并完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醫療衛生機構間職責明確、銜接有序、合作互動的糖尿病預防與診治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向居民提供融健康教育、高危人群篩查和疾病管理為一體的糖尿病預防與診治全程服務。項目將開展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培訓,提高社區醫務人員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篩查和防治能力; 開展社區糖尿病檢測標準化建設;開展100萬居民的糖尿病風險評估和30萬的高危人群篩查; 完成約25萬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免費并發癥篩查。
昨天,上海市衛計委透露,上海市糖尿病預防和診治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將依托上海“健康云”建設,建立基于大數據的防治服務與管理系統,新建二、三級醫療機構適用的上海市糖尿病專病系統,與公共衛生信息平臺對接,實現綜合性醫療機構、公共衛生專業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你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嗎
可據下列內容進行自查
年齡≥40歲;
有糖調節受損(IGR)(又稱“糖尿病前期”)史;
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
靜坐生活方式;
一級親屬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有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產史,和(或)妊娠期糖尿病(GDM)史婦女;
高血壓(收縮壓≥140和/或舒張壓≥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壓治療;
血 脂 異 常(HDL-C≤0.91mmol/L(≤35mg/dl)及TG≥2.22mmol/L(≥200mg/dl),或正在接受調脂治療;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有一過性類固醇糖尿病病史者;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
肺癌腦轉移
全腦放療不可或缺
晨報記者陳里予報道 全球每年新發肺癌病例180萬,約有30%的患者會出現腦轉移。腦部轉移后,患者是接受姑息治療,還是接受全腦放療從而獲得長期生存機會?這一熱點話題搬到近日由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中心主辦的第二屆肺癌長江論壇上。與會專家認為,全腦放療仍不可或缺,個體化的評估及綜合治療是關鍵。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放射治療科主任醫師吳開良教授說,多發性腦轉移的全腦放療總體有效率約為30%-40%。在一些特殊人群,比如有EGFR基因敏感突變的患者,全腦放療的有效率達到70%-80%,聯合使用靶向藥物后有效率更高。在中國,EGFR突變的比例在肺腺癌中約為40%。也就說中國有更多的患者可能從全腦放療中獲益。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