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平 攝
棚改即將啟動,豐臺區長辛店鎮張家墳村的老街坊們也將各奔東西等待3年后的回遷。難舍鄰里情懷的吳秀銀將老街坊們請到一起,用一場告別宴為將來的重聚舉杯。
張家墳村由7個自然村組成,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明代武將張輔、其子張懋都葬在這里,最終形成張家墳村。由于經濟發展落后,村民生活水平并不高,不少人依舊住在破舊的平房里。張家墳村今年被列入棚戶區改造項目,預計12月正式啟動,3年后完成回遷。
昨天(13日)上午,記者來到張家墳西山坡吳秀銀家,一進大門,就聞到濃郁的肉香味。62歲的吳秀銀穿著一件半新的藏藍色中山裝,白色的短發透著精練。院子里擺放著5張樣式不一的圓桌,凳子也是各式各樣的,與許多農村的宴席一樣,桌子、凳子、盤碗、杯子都是幾家人一起湊的。
說起吃告別宴,吳秀銀告訴記者,因為棚改12月就要啟動,村里從10月份就開始給他們周轉金,好多村民早就開始找房了,現在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經搬走了。“我們家也在村子北邊的珠江御景小區租好了房子,正在搬家,老伴兒的嫁妝箱子都搬過去了!”吳秀銀念叨起來,“趕上好政策,要住樓房了,都高興,可是住了好幾輩兒的村子,處了好幾十年的街坊,真舍不得!”
11時許,街坊們陸續來到小院,七八個老街坊湊在一起嘮起了古村的歷史。后院的白春喜自稱是長辛店地區第一個做生意的,在那個還有“投機倒把”罪的時候,他就從下面買了面包到山里去賣……“那時候窮啊,手里就剩3塊錢,哪像現在這日子口?。 ?/p>
“咱們今天在這里吃告別宴,三年以后回遷,咱們再吃團圓宴!”開席了,吳秀銀舉起酒杯,有些激動地說。40多位老街坊們一起舉起酒杯,為重聚舉杯!為新生活干杯。
記者 孫穎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