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11月16日訊(記者 韓璐) “社會平安,民之所盼;社會治理,國之根基。”這是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在“2016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典型案例頒獎典禮暨經驗交流會”上發言的開頭語。本次會議于11日在天津濱海新區舉辦,數個全國范圍內社會治理的典型案例得到了集中的展示。
天津市濱海新區:構建信息平臺 提高治安水平
天津市濱海新區大港街道由原大港區迎賓街和勝利街合并而來,流動人口占總人口的28%左右,因此出現城市發展加快、人員流動頻繁的問題;此外,由于大型國企及改制二級企業的存在,還面臨企業改制艱巨、遺留問題頻現等形勢。
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4年以來,全街公發生各類矛盾糾紛近萬起,各類重點不穩定因素長期保持在15起以上,轄區還發生過飛車搶奪財物、盜竊本田轎車、入室盜竊等團伙治安案件,群眾反映強烈。
在此背景下,“慧·安大港”項目,意為“智慧化手段保障平安建設”于2015年10月開始研發,2016年3月試運行,目前已投入試用。
該系統主題基于三維地理信息系統打造而成,將全街道46平方公里、33個社區和252個網格全部采用三維地理的形式直觀地展現出來。具備查詢人口信息、發現和處理社區上報事件、管理執法人員軌跡、重點部位安防監控、城市部件發現與管理等功能。利用該項目,包括社區民警和綜合執法隊員等在內的工作人員可在巡查時,可以將發現的問題用手機上傳到平臺中,系統將根據事件的大致分類,將問題及時流轉到職能科室和相關工作人員賬號中,有效縮短了辦事流程、減少事件滯留。
“慧·安大港”系統平臺運行以來,該地區社會治安發案率下降了12個百分點。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打造“撿不到煙頭的城市”
去年的5月31日,是第28個世界無煙日,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喊出口號,要打造“一個撿不到煙頭的城市”。據了解,2015年3月麗水市被正式命名為“全國衛生城市”之后,市區環境“臟亂差”的現象有所反彈,人為破壞城市環境的行為較為普遍。
一年多時間過去了,蓮都區通過成立志愿服務隊等方法,使得“無煙頭城市”創建工作得到了廣泛的好評。今年春節時到達麗水的游客盧意晨稱“環境得天獨厚的麗水,城市面貌這塊最大的短板,終于被補齊了。”
“無煙頭城市”作為蓮都區打造“撿不到煙頭、吃不到地溝油、旅游零投訴”的“三無”養生城市的組成部分,令城市形象和品牌有了較大改善。今年前五個月,蓮都區共接待旅游總人數354.74萬人次,同比增長24.79%;旅游總收入更是達到了32.29%的增長。
當天的交流會上,包括天津市濱海新區、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等十個地區的社會治理方面的創新實踐獲得了“最佳案例”的稱號。
(責任編輯 :支艷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