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尾溪是海南省海口市內的一條小河,曾經是市民休閑鍛煉的好去處,然而,近10年來,鴨尾溪時時散發的惡臭讓人避而遠之。
2015年9月份,海南推行河長制,重點治理鴨尾溪。一年來,鴨尾溪河道暢通了、水變清了,沿溪休閑鍛煉的市民又多了起來。
推行河長制勢在必行
2015年5月份,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前往海口、三亞、洋浦等地組織開展了全省《水污染防治法》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
檢查結果顯示,約有10%的地表水存在輕度或中度污染,分布在城市內河、中小河流和江河入海河段,全省18個市縣的城市內河,僅有60%監測斷面符合水環境管理目標(地面水Ⅲ類或Ⅳ類標準)要求,劣于地表水Ⅴ類標準的比例在20%以上,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亞等市縣的部分內河水體。
“海南是靠旅游吃飯的”,城市內河的嚴重污染不僅影響百姓生活,也讓當地的自然風光“減分”不少。因此,海南省依據“水十條”和海南省人大常委會水污染防治執法檢查的要求,于2015年9月17日研究制定《海南省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治理三年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全面推行河長制,建立市、縣(區)、鄉(鎮)級負責人層層負責的責任體系。
根據《方案》,從2016年開始,海南省將用3年時間完成全部64條城鎮內河(湖)治理任務,分3個階段開展集中打擊整治、綜合治理、鞏固完善工作。各市縣在全面推進64條河(湖)治理任務的同時,根據水體污染情況,又增加了28條,全省實際開展治理河(湖)達到92條,實現水污染治理全覆蓋。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