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東錢湖的生命,水質是東錢湖的生命線。管委會成立15年來,一直把良好的生態環境作為東錢湖開發建設之本,特別是把提升水質作為重中之重來抓,下大力氣保護這一湖秀水。”說起那一池東錢湖水,浙江省寧波市東錢湖旅游度假區管委會主任葉繼松語氣堅定。
東錢湖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曾經也受困于環境污染。2001年,寧波市決定成立東錢湖旅游度假區,對東錢湖區域的發展規劃進行統籌決策。湖泊水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面源污染和點源污染。為此,寧波東錢湖發起了一場“立體治水”戰役,通過水岸同治降低入湖點源及面源污染。
據介紹,僅2014年至2016年,東錢湖就投入治水資金11億元,先后開展拆違清障美化、河道清淤整治、違規偷排打擊等8個專項行動,強化階段性整治力度。集中開展“拆違百日攻堅”行動,重點處理河邊搭建臨時房、疊放集裝箱、岸邊廢品回收站,在姜浪內河拆除企業搭建的違章建筑;在上陽江,拆除跨河的廊橋式違章建筑;在后塘河兩岸,拆除養殖戶搭建的工棚;在湖邊,取締拆除殷灣、紅林等9個村莊涉水搭建物150多處。強力開展清垃圾河、臭河、黑河的“清三河”行動,累計治理長度12萬米,清淤21萬立方米,清除垃圾5000多噸,處理沉船200多條,河道水質得到全面提升。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東錢湖旅游度假區管委會還著力從源頭上根治水體污染。環湖共有餐飲單位35家,對不達標的16家嚴格按要求整頓或關停,并將下水餐飲一條街15家農家樂的廢水全部接入環湖總污水管;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安排近億資金關閉了有40多年歷史的梅湖萬豬場;以釜底抽薪的手段,拆除了搭建10多年的舅婆河岸養豬的違章建筑2萬多平方米;以一網打盡的要求,開展所有村莊零星養殖業整頓,并劃定整個東錢湖沿岸禁止任何養殖。對近4000畝養殖河道清障,通過將養殖戶納入養老保險體系、安排工作等措施,解決后顧之憂,全面清理河道的圍網、網箱,發放補償資金550多萬元,實現河道全面退漁。實施工業廢水、城鎮生活污水、農村生活污水“三水”納管。完成老鎮工業區、供電路配套的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完成老鎮中心區、東錢湖中學、旅游學校污水管網卡口二級管網建設;除前堰頭、郭家峙因啟動拆遷外,其他沿湖村莊均基本完成農村生活污水納管,進入常態運行階段。2016年底,工業區納管全面完成。
在治水的同時,東錢湖注重以生態涵養、景觀效果、休閑氛圍作為規劃定位,改造岸線,努力做到治理一處水體建造一個景點。投資5億元改造7萬平方米的“浙東第一古市”韓嶺,集防洪排澇、文化傳承和旅游度假多功能于一體。按照“時尚水街、閑雅生活”的理念,疏浚拓展河道,整體規劃長度近2000米的老鎮東街、西街。投資1.5億元,將3.5公里的小洋江建設成樣板河。投資1.45億元用于北湖生態帶的水生植物多樣化建設,改善水源地涵養功能。投資1.2億元推動上水及馬山濕地建設。投資3億多元,對環南湖岸線進行整體規劃,包括水上花園、水上樂園、陽光沙灘、生態休閑廊橋、濱水自行車道等。
“隨著寧波行政區劃調整和城市化的深入推進,東錢湖的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正從‘城市后花園’轉變為‘城市會客廳’。實現建設獨具魅力的現代化湖泊休閑新城這一目標,離不開治水、護水。”葉繼松表示,“剿滅劣五類、污水零直排”是今年環境建設五大攻堅戰之首,東錢湖擁有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兩塊牌子,更是要爭先吹響沖鋒號,落實在前、行動在前。
經過十多年的規劃治理,東錢湖水質從建區前的總體四類、局部五類,提升到總體三類、局部二類,成為全國城市湖泊治理的典范。(徐小勇 朱軍備 翁方頻)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