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澳門推行環保 從小處見真章
澳門環境保護局近來推出回收利是封計劃。(資料圖片)
逢年過節,不少人都會收到“利是”(紅包)。但年節一過,大多數的利是封被當作垃圾而丟棄,既浪費也不環保。對此,澳門環境保護局近來推出回收利是封計劃,在多個政府部門、社團、學校、銀行、超級市場、企業及酒店的大力支持下,于全澳各社區設置了超過200個回收點,將完好的利是封回收循環再利用。
一點一滴節約水資源
小小一枚利是封,關涉環保大文章?好多人不以為意。但聚沙成塔、積少成多,其成效不容低估。比如,澳門環保局去年底還推出了廢舊電池收集計劃,至今已在全澳各區設置超過300個收集點。單塊僅幾十克重的廢舊電池,迄今收集總量已超過1.6噸。
從小處著眼,正是澳門人踐行環保理念的特色。這種環保風格,也是被逼出來的。作為地域狹小、人口密度高的都市,澳門在自然資源方面先天不足,人均資源有限,要可持續發展,就得環保與節約并重,兩頭想辦法。這在澳門的水資源利用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澳門淡水資源匱乏,超過95%的原水要依靠內地供應。澳門特區政府除了投入巨大人力、財力建立先進的污水處理廠,早在2008年底就協調多個部門合作,成立了推動構建節水型社會工作小組。由海事及水務局牽頭,成員包括環境保護局、民政總署、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制定了為期15年的規劃藍圖——《澳門節水規劃大綱》。
工作小組自2009年起,陸續推出“中小企業節水鼓勵計劃”,獲2萬多家中小企業積極響應;“酒店節水計劃”,得到占全澳酒店用水總量90%的過半酒店參與。與此同時,還推出“校園節水計劃”和“商廈節水計劃”,拓展推廣節約用水的層面。全澳公共部門和居民先后安裝了10萬個節水器具,節水總量每年達到75萬立方米?!八Y源來之不易,更應該加倍珍惜”的理念,就從一點一滴中落到了實處。
重視教育和科技創新
想想看,如果1.6噸廢舊電池散落在垃圾桶里甚至被隨意填埋,可能會污染多少土壤和水資源?澳門環保局表示,特區政府正積極跟進廢舊電池后續事宜,爭取透過區域合作方式做資源化處理。從小處著眼,從細處著手,最終是要落到實處,一個行動勝于一打宣言。這當中,特區政府相關部門發揮了引領者的作用。
隨著澳門車輛日益增多,由此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日漸加劇。近年來,澳門提出“構建低碳澳門,共創綠色生活”的愿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巴士公司提升環保技術標準,購置環保巴士投入運作。抱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思想,澳門環保局與香港環境保護署于2016年10月簽訂了《港澳環境保護合作協議》,以加強雙方在多個環保范疇上的交流與合作。
澳門環保局呼吁市民將完好且多出的利是封送往回收點,以實際行動支持環保。這本身就是一堂生動的環保教育課。來自澳門環境委員會的黃世興表示,類似的做法很多——澳門通過舉辦“暑期教師環境教育課程”來推廣學校環保教育,借助本地社團向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提交申請競選“地球衛士”環保獎項,在各大報刊登“環保填字游戲”及“環保迷宮游戲”,出版一系列環??破諈矔讋摗鞍拈T環保酒店獎”量化業界節水、節能和減廢指標等……
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理事長孫家雄表示,對每年游客超3000萬人次的澳門來說,服務業是頂梁柱。而服務業所帶來的大量污水、廢氣的排放又不利于本地生態環境和旅游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因而,澳門急需相應的創新型環保技術。這方面,澳門民間和企業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澳門天然科技總工程師謝文高表示,該公司發明的熱力回收裝置,能夠把空調室外機所排放出的余熱回收,用于燒水泡茶、地暖、電熱水器等。除了家用空調機,大型中央空調機也一體適用。澳門酒店業和娛樂城眾多,環?!板X”途不言而喻。
都市化難繞環保課題
利是封和廢舊電池回收,正是澳門廢棄物回收系統的縮影。統計數據估算,2009年時澳門城市廢棄物回收率為18.6%。此后數年間,澳門社會經濟發展很快,企業和個人所產生的廢棄物量也持續增長。根據近年澳門公眾環境意識調查的結果,居民縱然意識到個體環保責任,落實起來往往不盡如人意。如何破解資源瓶頸和垃圾困擾,將環保徹底做到位,去污除臭、變廢為寶,是每個發展中的都市都繞不開的課題。
動員民眾的“人海戰術”、發揮公共部門的引導力量、重視環保教育和科技創新、化污和節約并重,這些都是題中應有之意。聰明的做法,還要從政策引導上對癥下藥。全國政協委員、澳門鏡湖醫院慈善會秘書長吳培娟就表示,可以從出臺鼓勵回收、處理廚余垃圾的政策入手。城市的固體垃圾里約有1/3是廚余垃圾,經過環保分類處理,廚余垃圾可轉化為有機堆肥,實現廢物利用。她介紹說,“廚余里面80%是水,是有營養的(物質),20%(可做成)有機的培養土,可以種植很多森林、蔬菜、糧食等?!?/p>
吳培娟的建議面向的是所有國內城市。她是有底氣的。自2012年5月起,澳門環境保護局就設立“廚余處理示范項目”,以推動更多酒店共同參與減少廚余的工作。澳門環保局通過評審,搜集和記錄酒店廚余回收量等數據,以監察酒店的環保表現。當然,這個項目如果能繼續推進到普通市民家庭就更好了。
澳門環保從小處著手,但顯現的真章也非常耐人深思。澳門也曾經歷過海水營養富化及工業污染等歷史階段。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的澳門環境及城市發展研究計劃,目的就是降低控制城市污染的成本,制訂澳門的可持續發展策略。這么多年過去了,努力的成果有目共睹。如今都市化方興未艾,澳門遇到的問題,很多城市也都會碰到;澳門環保的成功經驗和不足,很多城市也都可以鑒戒。畢竟,套用一句熟語來說,環保永遠在路上。(記者 任成琦)
(責任編輯 :支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