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發布2017年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漲幅2.4%,較去年同期擴大0.4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貢獻CPI漲幅最高比例的食品價格,上漲幅度0.5%,較上年同期收窄4.7個百分點;而服務項目價格上漲4.4%,比同期擴大1.3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和服務項目漲幅差距的拉大,這一現象自去年下半年起就有端倪,并在今年一季度表現明顯。
在CPI的同比變動中,服務價格漲幅明顯,說明當前武漢服務業消費需求和發展潛力提升快速。服務價格的上漲,也有利于激發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是武漢經濟結構轉型加快的一個代表性體現。2016年,武漢服務業比重達到52.8%,比上年同期的51.0%提高了1.8個百分點,經濟結構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變的趨勢更加明確。
數據顯示,納入CPI統計的八大類商品及服務價格全面上揚,其中醫療保健類價格漲幅居首為15.7%,同比漲幅13.9%。去年12月31日,武漢全面推開公立醫院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分月看醫療保健類價格對CPI影響度看,從1月份的30.8%,2月的54.3%,至3月份影響度為81.4%。一季度調查的13類醫療服務中,9類上漲,且8類漲幅超過一成。
另外,護理費價格上漲110.5%,衣著加工服務上漲55%,小學初中教育費上漲42.5%,中醫治療價格上漲38.8%,養老服務價格上漲31.6%。
和大幅上漲的服務類價格相比,一季度食品價格變化相對溫和。3月份本地菜大量上市,鮮菜價格環比下降9.4%,同比因去年同期基期價格較高下跌22.8%。豬肉價格則進入下行通道,連續2月、3月份下跌。
國家統計局武漢調查隊表示,武漢CPI漲幅在全國同類漲幅中居前,同比漲幅比全國、全省分別高出1個和0.5個百分點。橫向比較,今年一季度武漢CPI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漲幅居第4位,去年同期第19位;在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居第2位,去年同期第10位;在6個中部城市中居第1位,去年同期為第4位。(記者張雋瑋 通訊員楊曉東 胡紅九)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