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消費市場上,包括各類電動剃須刀、吹風機、美容儀等在內的個人護理類小家電的人氣快速升溫。特別是其中一些高端產品,被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所謂高科技、新功能“加持”后,售價不菲但仍很受歡迎。對此業內人士提示消費者,盲目追高不可取。
高端個護小家電升溫
記者日前走訪本市多家家電連鎖賣場了解到,高端個護小家電的市場關注度正在迅速提升。“千元以上的高端電動剃須刀賣得很不錯,好幾個品牌都是如此。”一家賣場的銷售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以前主要是當做禮物買得比較多,現在很多顧客都是給自己的‘日常’消費。”據了解,以往均價僅為兩三百元的電動剃須刀,現在已經通過產品“升級”,把均價推高至千元以上甚至兩三千元。類似的產品還有吹風機、美容儀、潔面儀、電動牙刷、卷發器、足浴盆等等,都是高端新品大行其道。
實際效果不太理想
那么這些被所謂的高科技新功能所“加持”的高端產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呢?消費者姚先生前段時間花兩千多元購買了一款高端剃須刀,但是他告訴記者說:“當時看中的智能清潔功能,在日常使用時卻很少用到,主要原因就是這個功能用起來比較麻煩,不實用,效果和直接沖洗差不太多。”有消費者為了“多重感應”功能花高價買到的剃須刀,實際使用中發現剃須效果和以前用的二百多元的產品幾乎沒有差別。還有多位女性消費者表示,一些帶有“負離子”“遠紅外”“智能感應”等功能的吹風機,美發、護發效果同樣不太明顯。另外有消費者花一千多元買了高科技的“按摩護眼儀”,使用時甚至明顯感到不舒適。
平價產品足夠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現在市場上個人護理類的小家電,細分的機型種類越來越多,新產品的價格也是不斷走高。行業內資深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消費者選購時還是應該從自身的實際需求出發,不要被商家的各種噱頭、說辭所迷惑,特別是像剃須刀、吹風機等產品,平價的普通機型其實足夠用。以剃須刀為例,花好幾千元買個高端型號,還不如把錢花在勤換刀頭、網罩上,或者是定期淘汰舊機器,購買新機,從而確保衛生安全。(翟維鷺 齊玨)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