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6月21日電(記者 張麗娜)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日前公布的5年醫改數據監測結果,內蒙古自治區公立醫院改革呈現“一優兩降”特點,即醫院收入結構持續優化,藥占比持續降低,公立醫療機構收入增幅持續下降。全區公立醫院藥占比已從2012年的44.48%降至2016年37.94%,公立醫療機構收入增幅由16.61%降至12.46%。
3月底,內蒙古自治區實現城市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全覆蓋,提前半年完成國家要求,在此基礎上,內蒙古自治區堅持同步推進價格調整、醫保支付、政府投入、強化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和藥品保障全流程等五項改革,全面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內蒙古自治區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的原則,全區12個盟市轄區內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同步規范調整醫療服務價格9221項,實行不同級別醫療機構梯度定價。
內蒙古自治區各級財政始終把醫療衛生工作作為支出重點,優先給予保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2016年,在財政支出矛盾突出的情況下,全區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支出285.7億元,較2015年增長11.1%。
內蒙古自治區醫改辦主任王占國說,五項改革的同步推進保證了“一優兩降”實現,在此基礎上,內蒙古人民健康水平實現“一升兩降”,即人均預期壽命持續提升,從2012年的74.8歲提高到2016年的75.8歲,孕產婦死亡率從2012年的20.64/10萬降至15.6/10萬,嬰兒死亡率從10.21‰降至5.02‰。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