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9000平方米辦公面積的新地中心正在等待新主人的進駐。記者昨天從上海虹橋商務區獲悉,經過五年多高強度開發,大虹橋已進入“收獲期”,各項功能開始顯現。今年上半年,核心區3.7平方公里352棟社會項目已有97.7%實現結構封頂,53%以上完成竣工并逐步投入使用。核心區入駐企業近1000家,羅氏、殼牌等近百家企業總部、知名企業選擇在這里落戶。
“十三五”時期,虹橋商務區通過加強統籌管理和功能開發,促進高端商務、會展和交通功能融合發展,基本形成“產城融合、環境生態文明、配套優勢明顯、區域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商務區框架,逐步朝著“長三角城市群聯動發展新引擎”和“世界一流水準商務區”發展目標邁進。
目前,大虹橋的空中廊道、地下通道等一批政府配套項目已基本建成,功能設施基本滿足社會項目運營需要。商務樓宇和虹橋樞紐通過空中連廊和地下通道實現連通。連接國家會展中心與虹橋商務區核心區的二層步廊工程,在今年上海國際車展期間已投入使用。核心區內的華翔綠地等四大綠地、街頭公共綠地以及屋頂綠化形成了優美的綠化環境,通過星級綠色建筑、區域集中功能等打造了真正意義的低碳商務區。市政18標道路工程已完成通車條件驗收和安全質量初檢工作,其中蘇虹路等部分道路已完成現場移交。核心區一期地下通道中舟虹路地道、蘇虹路地道等,在工程完成機電安裝和裝飾裝修后也將投入使用。
在核心動力功能的“向心力”作用下,虹橋商務區已成為吸引“總部經濟”的新熱土。商務區積極引導總部功能、新業務板塊等優質企業入駐,其中有羅氏、殼牌、菲亞特、科施博格、永恒力、宣偉等為代表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領先企業;也有唯品會、廣聯達、貴人鳥、安踏體育等為代表的上市公司投資與管理總部,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效益逐步顯現。2016年主功能區稅收24.45億元,同比增長45.27%。
據悉,今年上半年,虹橋商務區主功能區(閔行部分)新增企業178戶,累計企業2290戶。主功能區(閔行部分)完成稅收收入22.32億元,同比增長25.6%。其中,區級稅收收入8.17億元。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完成稅收收入18.66億元,同比增長25.2%,區級收入7.07億元。新增外資企業14家,引進外資注冊資本1744.5萬美元,累計外資存續企業103家,累計引進外資注冊資本40.2億美元。引進貴人鳥、美華集團、大陸汽車集團、正榮集團、臥龍集團、保利汽車等15個總部類企業。
商務區在集聚功能的同時,也注重商務環境配套。虹橋天地、龍湖天街、新華聯購物中心等商業體已投入使用,核心區開業餐飲面積達5.56萬平方米,共有員工食堂6個、商業中心3座、影院3家、五星級酒店2家。( 陳惟)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