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菜、購物、下館子,生活依然便利。拆違和對開墻打洞的店鋪進行封堵后,疏解騰退的空間變成了公園、停車場,甚至微型消防站。居民不僅不會生活不便,生活品質還能大大提升。
今年,東城所有街道都將配齊“便民綜合體”,25個新建或規范的蔬菜零售網點將遍布全區,13處胡同停車設施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此外,王府井主街的景觀今年將有大提升,故宮周邊的環境也將有大改觀。
東四最窄胡同拆除違建小樓
南門倉胡同里,過路車輛一路暢通。胡同中的街心小花園綠樹掩映,花團錦簇。
然而,東城城管執法局工作人員張文俠告訴記者,這里一年前曾有座二層違建小樓,開了6家小飯館,占地600多平方米,導致道路嚴重擁擠。
特別是,違建緊鄰陸軍總醫院南大門,“醫院的救護車怕被堵住,根本不敢從南門出入”。陸軍總醫院南大門的保安員說。此外,附近小區19棟樓的出入口都在這條街上,史家小學的家長接送孩子也要走這條路。
去年2月,多部門聯合對這處違建“宣戰”。很快,6家小飯館全部拆除,胡同里敞亮了。違建拆除后,街道征求了居民的意見,建成了一片面積400平方米左右的綠地。東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高洪雷說,今年年內,在東四的平房區還計劃建設一些小型的“口袋公園”,再增300平方米綠化。
有些居民還向高洪雷反映,你們要是能幫忙給清理了我家門口的堆物堆料和煤棚子,再建點花池子,我們愿意自己種花。
高洪雷答應下來:“行,但是建完了,大家得負責養護。”很快,47個花池子出現在流水巷、鐵營北巷、鐵營南巷等沿線地區。47個花池子一推出,立刻被認領一空。
高洪雷算了筆賬,建47個花池子,相當于增加了100平方米的綠化面積。今年還計劃再通過建花池子,增加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微綠化。“東四七個社區今年全部都要鋪開。”
450米小街拆違348平方米
前門東小街,東起祈年大街,西至草廠三條,總長450米。瀝青步道向東西延伸,居民家窗根底下就是花園。“現在這條街,是前門東地區的后花園。”前門街道辦事處主任張黎說。
今年6月,前門東小街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正式完工。整治前,一溜機動車歪著停在路邊。不過,現在,前門東小街以南的拆遷騰退平房區正在進行地下停車場的整體規劃。按照規劃,一處地下停車場即可提供500個左右的停車位。此外,拆遷騰退的部分空地已經辟成了居民的臨時停車場。
前門東小街沿街共有違法建設348平方米。違建拆除后,建成了步道和花園。
前門東小街還有一處“奇觀”,垃圾道里住著人。張黎說,“非典”結束后,產權單位把曾被封堵的垃圾道當成房間租了出去。住人的垃圾道一共有17處,目前全部清理完畢,下一步將盡可能用作給居民提供服務。
張黎說,這次還清理了地下空間違規出租房屋894平方米。完畢后,要建成地區公共服務設施,比如,這里會新建一個微型消防站,配備了一輛消防車,用于胡同滅火。此外,還打算建成休閑文化場所。
新增13處胡同停車設施
西河沿、西忠實里、天壇周邊簡易樓棚改基本完成;望壇項目正在推進,簽約率達到95.4%;寶華里項目近期將重啟。南鑼四條胡同、前門、東四三至八條、隆福寺等項目進展順利,三里河重現“水穿街巷”景觀。區級架空線入地將于8月開始進行。東城在疏解整治促提升方面,還將有哪些大動作?
“東城啟動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街巷整治。”東城區常務副區長陳之常表示,東城計劃在三年時間里整治提升178條主要大街、1005條背街小巷。其中,今年整治提升134條主要大街、512條背街小巷。每個街道年底前完成兩片以上“疏解整治到位、配套服務完善、環境整潔優美”的精品示范片區。
此外,王府井正在制定未來三年的轉型升級環境提升的方案,包括交通、景觀、環境和業態提升等各個方面。圍繞南北池子、南北河沿、五四大街、景山前街等故宮周邊幾條主要大街,以及77條胡同開展整治,上半年整體工作進度到70%。預計今年年底前,故宮周邊的環境也會有明顯的提升。
如何解決舊城區停車難、停車亂問題?陳之常說,東城有三大招數,“新建、挖潛、共享”。今年東城計劃完成13處胡同停車設施,目前已開工建設5處。同時,還將推動商業樓宇等停車場向周邊居民開放,實現胡同居民與周邊單位的停車共享。
很多百姓關注,拆違和開墻打洞封堵后,很多小門臉關了,生活還會便利嗎?對此,陳之常表示,在民生保障方面,東城制定了一個“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到今年年底,東城區的15個街道都要配備一個“便民綜合體”,同時新建或規范蔬菜零售網點25個。
記者了解到,東城區還研究制定了“百街千巷”直配公租房實施辦法(試行),計劃通過公租房來切實解決百姓的居住困難問題,也同時解決騰退問題。(記者 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