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河南安陽的劉鵬,在山東青島市市北區芙蓉路開了家小吃店。在青島,劉鵬一直有件心事。“到青島已經8年了,卻一直沒落戶。如今,兒子到了上學的年齡,想留在青島卻沒戶口。回老家上學,就變成留守兒童了,心里也舍不得。”讓劉鵬煩心的事還不止這些,醫保、生育保險、其他市民福利待遇等也受到戶籍的影響。
2017年青島市積分落戶公告發布后,劉鵬第一時間提交了審核材料。劉鵬的積分在眾多報名者中并不占優勢。然而,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因為自己一直積極參加社會志愿服務,青島市中山義工公益等服務組織給他出具了證明材料,根據志愿服務“每50小時積1分”等指標,他的積分又多加了7.5分。最終,劉鵬成功通過了審核,實現了積分落戶。談起這次經歷,劉鵬感慨,多虧自己幾年來一直參加公益志愿服務。以前妻子還不理解他,現在妻子也明白了“你對城市好,城市就對你好”的道理,只要有時間,妻子也和他一起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在青島市市北區的積分落戶窗口,張貼著這樣的細則:參加義務獻血,每次積1分,最高不超過10分;通過青島市志愿服務網進行注冊,成為青島市注冊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每滿50小時積1分,最高不超過10分……“社會志愿服務是人文精神的最高表現形式,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促進社會進步。”市北區人社局工作人員劉雨林表示:“政策公布以來關于積分落戶的咨詢電話從早到晚一直不斷,平均每天咨詢電話都在100個以上,其中30%至40%是咨詢社會志愿服務方面的。”
從7月17日起,市北區積分落戶各受理窗口開始接收申請材料,當日積分落戶網上報名人數就達500多人,前兩日共審核確認積分落戶申請150人。積分落戶政策的實施,彰顯了城市的包容與關愛,讓來青島工作的人員感受到了城市的“溫度”,營造了爭先參與志愿服務、誠實守信的良好社會氛圍。
“積分落戶可以有效推動城市化進程、促進社會公平,對城市的社會服務和經濟發展也有促進作用。積分落戶重視志愿服務、重視誠信,能夠讓落戶者更好地享受到社會公共服務,感受到城市的溫度,形成‘我愛青島 青島愛我’的良好環境。”劉雨林說。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