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首個“變電站+充電站”站點——深圳蓮花山充電站。本報記者 楊陽騰攝
隆冬季節,漫步在深圳香蜜公園的蜿蜒小徑,隨處可見市民三五成群散步鍛煉的身影,還有家長領著孩子在公園游樂區嬉戲玩耍。這個集文化、休閑、體驗為一體的生態公園,不僅景色美環境優,幕后還貫穿著涉及智能照明、無線網絡、環境監測、安防監控等14個標準化系統,確保公園日常管理智能化、數字化,這也是深圳在政府服務、公園管理、城市建設等領域積極推進國家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的體現。
“深圳重視標準事業發展,在政府層面上以制度主推標準化發展,提出打造深圳標準,提升深圳質量,推動‘標準、質量、品牌、信譽’四位一體發展,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黃曼雪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份,深圳市企事業單位已先后主導或參與研制了4768項國際國內標準,39個標準研制項目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2017年6月份,深圳作為全球15個發起城市之一推動成立了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指導的“全球可持續發展標準化城市聯盟”,提出在國內率先出臺可持續發展的深圳標準。根據深圳市政府的部署,在分析研究國際標準的基礎上,最終形成了《城市可持續發展城市服務和生活品質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經濟、教育、能源、環境、財政、治理、健康、安全等17個大類共100個指標,創新性地研制出一套評價方法。
“在推動城市治理可持續發展和高效化方面,標準化也是功不可沒。”黃曼雪稱,深圳在交通綜合治理、政府采購合同履約抽檢評價、公園管理與服務優化、電子卷宗推動政法系統協同發展以及電動汽車推廣應用上,都積極引入標準化管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數據共享標準和工程配套技術規范讓深圳智能交通和交通綜合治理更精細化。其中,《深圳市城市道路與實體編碼規則》《深圳市城市道路智能交通設施設置通用條件及技術要求》統一了全市道路配建智能化交通管理設施的編碼原則、技術要求,避免了交通設施建設導致的拉鏈式道路。“為配合綜合交通信息發布屏的建設,我們還研制出了交通信息發布系統的技術要求及檢測規程,統一了系統的功能、通信協議、外場設備的布設、牌面設計以及屏體的檢測規范,充分借鑒國際先進標準NTCIP協議解決了通信接口互不兼容問題,為建設項目招標提供了技術保障。”黃曼雪說。
深圳是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試點城市之一,截至2017年11月底,已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約9.2萬輛,充電樁約3.9萬個,形成了“租賃、融資、經營、整體、分時以及各種模式相互配合”的“深圳模式”,而標準建設成為有效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大基石。“電動汽車規模擴大,技術發展不斷進步,使得充電用地緊張、充電安全風險、電動汽車維修、檢測、保養等方面的管理和規范難題逐漸顯現。”黃曼雪表示,深圳市標準技術研究院制定發布了一系列有關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無線充電新技術應用、電動汽車運營管理和維保等領域的新標準,為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營造了良好的使用環境。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