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任珊
22時30分,北京南站出站口依舊人流如織,旅客們背著大包小包,臉上掛著疲憊,行色匆匆。
地下一層北出口,六名身穿藍馬甲的公交志愿者十分顯眼。李天賜站在距離出站口最近的電梯旁,面帶微笑。
一大波人流,涌出出站口,李天賜瞬間忙起來。
“請問六里橋怎么走?”
“小伙子,怎么去坐出租車?”
乘客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李天賜忙而不亂,清晰應(yīng)答。
這已經(jīng)是李天賜第5次來南站參加志愿服務(wù)了。
17時30分,電車分公司第二車隊團委書記李天賜下班,他沒回家,吃過晚飯,就在車隊里休息一會,22時30分,他和同事準時到達南站北出口地下一層,開始志愿服務(wù)。
23時15分,地鐵4號線末班車滿載乘客駛過。北京南站仍不斷有高鐵進站???。據(jù)統(tǒng)計,地鐵停運后,從各地抵達北京南站的火車約有十三趟,深夜抵京旅客少說也有八千人。
潘先生來北京開會,酒店在東壩附近,他在出口轉(zhuǎn)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換車,只好向志愿者求助。
“我要去東壩,請問怎么坐車?”
“現(xiàn)在沒有直達的公交了,要不您坐公交高鐵快巴1線到三元橋,再打車過去?”見潘先生還是一臉茫然,李天賜又補充道,“三元橋在東北三環(huán),您從那兒去東壩大概15公里,好打車,還省錢?!?/p>
李天賜把潘先生指引到通向公交站臺的電梯。站在電梯上的潘先生回過頭,沖李天賜豎起大拇哥。
別看現(xiàn)在李天賜對南站附近的各條公交線路了如指掌,第一次服務(wù)時,他也被問倒過。自那以后,他一有空閑就看南站地圖、公交線路圖,“我們多學(xué),多說,外地旅客才能少走冤枉路,早點到家!”李天賜笑著說。
南站地下層沒有空調(diào),十分悶熱,李天賜的衣服已被汗水打濕。時間已過午夜,李天賜已為近百位旅客指路,服務(wù)崗放著的礦泉水一直沒有打開。
不僅僅是李天賜,在南站夜班公交站、高鐵快巴電梯口等處,來自北京公交集團電車分公司、客二分公司、客三分公司的志愿者們也同時在崗,疏散引導(dǎo)客流,為旅客提供問詢、指路等服務(wù)。
暑運高峰期間,每晚10點半到凌晨兩點,志愿者們都會堅守崗位,幫助深夜抵京的旅客少走冤枉路,早點回家。
(責(zé)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