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版照片:上圖是中國石油廣西賀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蔣英明(左)在春運期間臨時幫助返鄉的在粵務工人員李彩美照顧孩子(2017年1月19日攝)。
下圖是廣西梧州南站的鐵路工作人員(右)為獨行的老人提供服務(2022年1月29日攝)。
臨近春節,許多在外務工人員奔波在返鄉路上。過去,在廣西梧州,眾多外出務工人員選擇騎摩托車返鄉過年,浩浩蕩蕩的“摩托大軍”成為獨特的春運圖景。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這支“摩托大軍”變成了三三兩兩的“散兵”。
返鄉人員的生活條件改善了,乘坐的交通工具改變了。曾經的外出務工人員在家門口創業了,家門口的路網比以前更便捷了……而整個社會關心返鄉務工人員、溫暖他們回家路的服務一直未曾改變。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這是1月26日拍攝的于2014年全線開通運營的南廣高鐵廣西梧州段(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這是1月28日在廣昆高速廣西梧州段拍攝的從廣東方向駛來的車流(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拼版照片:廣西梧州市藤縣農民覃鴻非曾是返鄉“摩托大軍”一員,2017年他回鄉創業,在政府的幫助與支持下種植了50畝八角,實現了在家門口致富增收。曾經返鄉騎行的摩托車,現在成了覃鴻非運輸八角的工具(1月27日攝)。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拼版照片:上圖是廣西梧州交警鄧國強通過公共視頻查看返鄉摩托車的行駛情況(2018年2月5日新華社記者張愛林攝)。
下圖是廣西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一大隊民警通過公共視頻查看高速路上的返鄉車流(2022年1月28日新華社記者曹祎銘攝)。
新華社發

拼版照片:這是分別于2020年1月19日(上圖)和2022年1月26日拍攝的位于321國道梧州市東出口處的同一個春運愛心服務站,騎摩托車返鄉的在粵務工人員數量明顯減少。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1月28日,廣西梧州市藤縣站鐵路工作人員(左)幫助一名從廣東方向回鄉的旅客提行李。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拼版照片:上圖是在321國道廣西梧州段一處春運愛心服務站,志愿者幫騎行人員把摩托車推進維修點(2015年2月5日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
下圖是在321國道廣西梧州市東出口一處春運愛心服務站,工作人員為返鄉人員修理摩托車(2022年1月25日新華社記者曹祎銘攝)。
新華社發

拼版照片:上圖是在廣西梧州市東出口一處春運服務站,返鄉摩托騎手在結束休息后繼續前行(2016年1月23日新華社記者黃孝邦攝)。
下圖是在321國道廣西梧州市東出口一處春運愛心服務站,兩名在粵務工的年輕人身著專業裝備,特意選擇騎摩托車返鄉(2022年1月26日新華社記者曹祎銘攝)。
新華社發

1月25日,廣西梧州交警依然在相關路段堅守,為返鄉人員保駕護航。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

1月28日,廣西梧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一大隊民警陳啟軍對返鄉人員的車輛進行安全檢查。
新華社記者 曹祎銘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