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來,天氣漸寒,鹽都近郊的草莓種植采摘園依然游人如織,一枚枚飽滿水靈的草莓掛滿枝頭,供來往游客采摘品嘗。不時會有成群結隊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來此了解農作知識和種植技巧。每逢節假,也有許多父母帶著孩子前來,在采摘體驗中增進親子關系。
鄉村振興,產業當頭,產業現代化必不可少。近年來,該產業園緊扣近城駐郊區位優勢,綜合發展休閑農業,已形成草莓為主導,葡萄、火龍果、獼猴桃等二十多個水果品種互補格局,保障“一年四季可采摘”,傾力打造集休閑采摘、親子體驗、科普教育、農耕體驗等多功能一體的旅游示范區。
園區發展從單一業態到復合生態,稅“惠”賦能助力,同樣精彩紛呈。鹽都稅務部門聚焦本土農業產業特色,全面梳理涉農等稅收優惠政策,精準投送,靶向服務,保障企業“站得穩”“跑得快”。組織專人深入田間和展區,面對面講解農業生產、農旅融合等新舊領域稅費政策,零距離問需問策,今年1-10月共計幫助該企業享受自產自銷農產品免征增值稅約1025萬元,為企業打造現代化農園“向往的生活”聚力護航。
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科技興農。在園區草莓繁育中心,研究人員正加緊培育草莓新品種,錨定傳統種苗生長過程中長勢減弱、抗病性降低、產量下降等問題,對示范種植的100多種草莓品種分莖培育,著力培育草莓脫毒苗新品種。
“在稅務部門的政策支持下,園區今年1-10月份銷售額已達1.2億元,為我們研究新技術、研發新品種提供有力支撐,使我們更有信心迎接明年第十屆世界草莓大會召開。”該產業示范園運營公司的董先生自信地說。
鹽都區稅務部門注重堅持以納稅人繳費人為中心,以養源促增收,通過服務上門、政策到家助力農業企業稅“惠”直達快享,不斷增強企業引智引技成效,促進農產品新品種提質更新,農業新技術、新模式加速推廣。下一步,稅務部門將繼續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鹽都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出實力見實效,為鹽都鄉村振興提供不竭“稅”能量。(劉子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