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的第3次“雙降”終于來臨,事實上,“雙降”的原因主要在于實體經濟疲軟。作為微觀經濟運行的主要載體,企業無疑是經濟運行情況的最初感知者,企業也最能直接根據現有業務經營情況調整產業布局。《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部分上市公司情況發現,地產、能源和水泥等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都在向新經濟領域布局,方向包括醫療和快消。
聯創永宣合伙人田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中國,消費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也導致不管是商家還是用戶都在思考如何滿足這種升級的消費需求。
紛紛布局新業務
在樓市低迷的情況下,資本的流出或者轉向成為新潮,在這輪資產再配置的大潮中,包括房地產、能源、水泥等傳統行業都紛紛瞄準新的“風口”。
這些行業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對此,有分析人士向記者指出,如果整體經濟周期下行,企業就需要選擇有對抗經濟下行能力的行業領域,例如醫療、消費;另外一個重點投資方向是能夠幫中國經濟向未來轉型的落腳點,這些產業會帶動未來中國經濟轉型,例如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結合。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中關村(000931,SZ),其原本以科技地產起家,但是近年來,公司在戰略選擇上的“去地產化”越來越明顯,醫藥大健康則受到青睞。
與中關村類似,以建材起家的亞泰集團(600881,SH)近年來也加快了轉型的步伐。亞泰集團董事長、總裁宋尚龍此前透露,公司已經制定了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正在設計、論證遠程醫療,開發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
醫療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抗周期行業,田野告訴記者,不管經濟好壞都會有醫療或者醫療服務的需求;另外國內消費者收入水平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是事實上整個醫療服務并沒有滿足消費者或者患者多元化的需求,這中間蘊含著很大的市場。同時,隨著醫療制度改革的推進,未來醫療行業會衍生出更多的機會。
近年來,不少企業還將觸角延伸至“互聯網+”、O2O這些領域,利用新技術、新思維發展新經濟。例如西安飲食(000721,SZ)通過收購嘉和一品強化餐飲O2O的全面布局;兔寶寶(002043,SZ)在轉型成品家居同時提出了打造自身O2O模式的目標;華聯股份今年8月底以9000萬美元入股外賣O2O企業餓了么。
資本流向新經濟
“‘雙降’讓傳統固定收益產品的收益逐漸降低,現在整個資金面情況,其實包括銀行在內很多資金的投資去向都是一個大問題,到底投到哪個方向能夠起到平衡收益的作用?”田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雙降”以后資金會更多流向股權類投資收益,而其中一個好的方向就是對創新創業的投資,資本更多流向新經濟領域。“還有一個是要重點投資于能夠幫中國經濟向未來轉型的領域,因為從政府角度是力推經濟轉型的,我們要判斷哪些產業有機會,它會帶動未來中國經濟轉型,然后提前布局。”田野說。
談到新經濟及經濟轉型,一定繞不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聯網+”行動計劃,計劃明確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對此,田野認為,發展新經濟一方面要求企業在傳統領域擁有多年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是與互聯網的思維和技術融合,“純粹的互聯網團隊在大消費里面如果缺乏傳統行業積淀實際上是比較難成功的。”
(責任編輯 :葉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