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黃淮等地遭遇“霾伏”局部出現嚴重污染
河北多地啟動限行限產措施
昨日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霾橙色預警,這次過程也是入秋華北黃淮地區強度最強的一次霾天氣過程。華北、黃淮等地10多個省市繼續遭遇霧霾天氣,局部出現嚴重污染,河北多地啟動限行限產措施嚴控污染物排放。據了解,11月30日起,一股較強冷空氣將由新疆自西向東移動,預計霧霾天氣12月2日有望消除。
中央氣象臺11月30日將大霧和霾黃色預警升級為橙色預警,預計未來兩天,華北黃淮大部地區的霧霾天氣仍將持續。
11月27日至30日早晨,華北中南部、黃淮西北部出現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大部地區PM2.5濃度均高于150微克/立方米,呈重度污染。
其中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山東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等地部分地區PM2.5濃度高于250微克/立方米,出現嚴重污染。
“250微克每立方米以上就是嚴重污染,是空氣污染物最高級別的界限。”環境氣象中心領班張碧輝介紹說,“30日早上,北京南部最高濃度超過500微克每立方米,河北局部更是高達900多微克每立方米。”
此外,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東部、江漢北部等地出現了能見度不足1000米的大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個別站點能見度不足100米。
受大霧天氣影響,截至11月30日8時,河北、山西、內蒙古、上海、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境內部分路段封閉。
□河北
3市嚴重污染空氣指數爆表
河北大部地區已經連續四天陷入霧霾,并在昨天遭遇本輪霧霾天氣最嚴重的狀況。截至11月30日13時,石家莊、保定、廊坊三地爆表。市區限行、高速封路、航班取消……嚴重的霧霾也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據河北氣象臺預計,直到12月2日才會迎來久違的大風,溫度雖然會降低一些,不過持續多日的霧霾天氣也將結束。
據環保部空氣質量監測系統顯示,截至30日13時,石家莊、保定、廊坊AQI指數達到500,已經爆表;滄州為464,也接近爆表;唐山、邢臺等地為嚴重污染。全省11個設區市只有承德為優等級。
邢臺啟動重污染天紅色預警
邢臺市在11月30日還啟動了重污染天氣紅色(Ⅰ級)預警,按照《邢臺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除采取交通管制、城市干道灑水等措施外,工業企業將按照“一廠一策”采取降低生產負荷、停產、加強污染治理等措施,最低減少50%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停止所有施工工地和建筑工地作業,工地灑水抑塵每日5次以上。
據了解,河北保定、石家莊、邯鄲已經啟動限行、限產等多項減排措施。石家莊市交管部門介紹,早上6點到24點,禁止黃牌貨車、三輪貨車、低速車等高污染車通行。
□內蒙古
呼和浩特城區白茫茫一片
昨天,持續霧霾天氣“侵襲”內蒙古呼和浩特,除早晨能見度極低在10米外,當日因大霧彌漫造成的空氣污染亦開始升級,內蒙古空氣質量實時發布平臺發布,呼和浩特市AQI指數為310,達到嚴重污染。
昨天,呼和浩特整個城區白茫茫一片,超過3米便難以看清對方容顏。盡管已進入“白天”節奏,但緩慢行駛的汽車依舊將大燈打開,試探著前行。
并非僅呼和浩特一城受到霧霾持續圍攻。內蒙古氣象臺11月30日午間發布的霾黃色預警稱,預計未來24小時內巴彥淖爾市東部和南部、包頭市中南部、烏蘭察布市南部、錫林郭勒盟東部和南部、赤峰市、通遼市將出現中度霾,易形成中度空氣污染。
記者了解到,連日的霧霾天氣已致呼和浩特白塔機場175架次航班取消,2000多名旅客滯留機場。
□分析
氣候變化是霧霾“幫兇”
進入冬季以來,東北,華北地區多次持續出現大范圍霧霾,有擔憂認為冬季空氣污染可能較為密集。專家研究發現,氣候變化是霾的“幫兇”。
大家都會有一個認識,冬季是傳統霧霾天氣比較嚴重多發的季節。一方面是由于污染物排放量總體非常大,尤其是北方冬季采暖季節,燃煤污染導致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續增加,這是造成重污染天氣的根本原因。同時,與其他季節不同,冬季氣象條件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由于夜間輻射降溫明顯,大氣低空容易出現逆溫層,空氣水平垂直方向交換流通能力變弱,空氣中排放的污染物被限制在底層大氣中,并逐漸累積形成霾,導致空氣污染,這是污染天氣發生的誘因。
統計顯示,從1961年到2012年間,發生大范圍霧霾事件的天數大概達到491天,其中冬季發生的概率超過360天,約占70%以上。據環保部預計,今明兩天大氣的擴散條件仍不利。12月2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大氣的擴散條件會逐步好轉,此次污染過程將會陸續結束。
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王會軍院士認為,從以往年份的檢測情況來看,霧霾受到氣象變化的影響,比如今年預測會遭遇厄爾尼諾的天氣,中國華北地區霾發生的概率會加大。
央廣網新華網新華社鐘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