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路邊準備用軟件呼叫專車,軟件上顯示,待呼叫的專車不少。記者王燕 攝

市交通部門重拳出擊、嚴打非法運營,尤其本地化運營的外地私家車做專車。記者調查發現,昨日雖仍有頂風作案者,但中心城區擁堵狀況已得到緩解,其中早高峰擁堵指數同比上周下降兩個等級。不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手機軟件仍能打到外地車,但司機接單謹慎了,甚至以順風車的名義“借殼上路”。
“外地車有小幅下降”
從昨天一早就不斷有市民報料說,早高峰上班時一路順暢,“我今天比開飲水機的大爺還早到公司。”記者查閱行訊通發布的實時交通擁堵指數發現,昨天早高峰8點多的擁堵指數只有上周的一半。
昨天早上8點多時的擁堵指數只有4.5,剛突破綠線達到“輕度擁堵”等級;而對比上周二早高峰,同時段的擁堵指數則高達8.2,爬上了“嚴重擁堵”等級。
難怪有網友昨天在朋友圈貼出昨天上午和上周同時段的早高峰堵值對比圖,并稱:“上周二和本周二的早高峰之間,簡直相差了‘一萬個紅燈’啊啊啊!”有網友評論稱:“早上好順暢!80000輛非法營運的專車退出廣州的效果還是杠杠的!”
記者把昨日早高峰堵值與以往一年多以來每周早高峰的擁堵指數平均值進行比較,發現除了7、8月的暑假季之外,昨天早高峰的堵值擊敗了有記錄以來90%的早高峰。
不過昨日晚高峰依然擁堵。昨晚6點半時,全市中心城區的擁堵指數突破了“中度擁堵”與“嚴重擁堵”之間的界限,追平了前日同時段的擁堵指數。
對于是否清理非法網約車直接帶來早高峰擁堵下降的說法,市交通部門昨天向本報解釋稱:“上周二早高峰之所以那么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當日早上那場連夜大雨給坑了,簡直堵得離譜;不過今天的早高峰,比昨天以及比平常都更順暢,的確有‘擁堵掉級’,路面監控到的外地車有小幅下降。但晚高峰時外地車數量依然很多,擁堵狀況也有反復。初步來看,非法網約車的減少帶來擁堵下降的長遠效應應該更加明顯,建議長期觀察一段時間。”
外地專車“借殼上路”
記者上午、下午分別使用不同的打車軟件嘗試打車,仍能遇到外地私家車在廣州運營的情況。不過,與一個月前的調查相比并進行粗略統計,手機軟件打車遇到外地車的比例明顯下降了:一個月前,15次隨機選擇平臺的手機打車中遇到非粵A車牌的數量為9次,超過一半;而昨天手機打車的15次(上午8次,下午7次)中僅5次遇到非粵A車牌。
與記者調查結果相似的是,昨天也有市民反映:“感覺專車少了,因為手機打車需要等待的時間長了。”
不過,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一個問題:不少專車或專車平臺上的低價產品更名改姓做起了“順風車”。
昨天下午,一位“順風車”主就告訴記者:“昨晚司機群里就激烈討論了,交委交警嚴打非法營運,拿我們外地專車開刀,雖說平臺暫時還沒大面積清理老用戶,但每天戰戰兢兢地不是辦法,還是換一種比較安全的方式吧,開‘順風車’即使被查到了也可以解釋啊,我是順便兜客,快進快出廣州。”
有專車司機萌生退意
記者調查了解到,隨著國家層面政策出臺日益臨近,平臺補貼日漸減少,很多網約車司機早已萌生退意。
“我算了一筆賬,現在每個星期做夠100單才能拿到1000多塊錢補貼,這就意味著我每天接足16單、每天干夠10個小時,每月只休息4天……除非很拼,不然完全不夠油錢。”從去年年底開專車的陳師傅告訴記者:“補貼大降逼著我們離開,但為了專車我已經借錢花10萬買了新車、又花將近兩萬塊上了車牌,現在想想真是傻透了……”
記者昨日調查了超過4家網約車平臺的23位司機,其中有12位是兼職司機。這12位兼職司機中,11位明確表示:“如果政策下來(不允許私家車運營),我將主動退出。”(文、表/記者劉冉冉)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