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邯鄲持續多天的霧霾天氣依然沒有明顯好轉。當天,袁家磊等人從湖北十堰市來到了河北邯鄲市磁縣勞動監察大隊辦公室。他們此行的目的是,了解欠薪問題的處理進展。同時,還要找一個人:李偉。
按照袁家磊的說法,李偉是陜西日升礦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陜西日升)項目部經理。該項目部主要負責河北省冀中能源峰峰集團磁州煤業有限公司戎利煤礦(以下簡稱戎利煤礦)的井下工程施工和采煤施工。但項目部拖欠工人們2014年4月28日至2014年12月27日的工資,到目前依然沒有發放。
“2015年4月22日,李偉在工人們的強烈要求下,寫了一張280萬元的欠條之后,就處于失聯狀態,打電話也不接,我們也不知道他人在何處。”1月7日,在邯鄲磁縣,面對《工人日報》記者采訪,以及從700多公里外趕來的湖北十堰市總工會干部,袁家磊無奈地說。
據記者了解,由于李偉失聯,且還與戎利煤礦就工程款數額問題存在較大分歧,因此雙方沒有結算工程款。而李偉也以沒有結算工程款為由,一直拖欠農民工工資。但作為該案的關鍵人物——李偉,所有人都拿他沒有辦法,這讓農民工們陷入了討薪的困境。
跨省務工,本以為能掙不少錢
2014年4月27日,經老鄉介紹,湖北十堰市竹山縣袁家磊、姜德良等100多名農民工來到了位于邯鄲市磁縣的戎利煤礦務工,并與承建商陜西日升項目部簽訂了勞務合同。
“在去打工之前,我們了解到,戎利煤礦才被重組,資質比較齊全,煤礦的品質也比較好,賣的價格比較高,想著工資不會拖欠,本以為能掙不少錢,誰曾想,到后來他們竟然出‘幺蛾子’。”姜德良說。
2014年11月27日,在項目工地干了7個多月后,姜德良、袁家磊等人便接到了項目部通知,說戎利煤礦不算賬、不給工程款,要求停工。施工隊立馬停了工,并要求結算工資,但李偉以戎利煤礦未支付工程款為由未予支付。
過了一個月后,12月27日,戎利煤礦繞過了項目部,與姜德良等人達成協議,要求恢復施工,工資由戎利煤礦支付。
2015年2月2日春節前放假,原本是發工資的日子,但由于戎利煤礦資金緊張,工資沒有支付到位。經與姜德良等人商量,先由其墊付25萬元工資,戎利煤礦承諾春節后繼續由他們施工,并在出煤后一并結算。
“我們覺得他們一個大公司不會有什么問題,而且他們年后還讓我們施工,也沒多想就同意了。”姜德良說。
但春節之后,2015年2月26日,戎利煤礦公司負責人卻通知工人們,工程已經交給陜西日升項目部。“項目部還欠著我們去年的工錢沒給呢,我們不想在項目部下面干活。”姜德良說。
于是,工人們要求戎利煤礦結算2014年12月27日至2015年2月2日期間的工資。袁家磊告訴記者:“戎利煤礦倒是同意結算,但就是不給錢。”由于沒處可去,此后,農民工們一直住在項目工地討薪。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