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雪人也有“紅圍脖”。

我與小雪人有個合影。
昨日,一張“白云山歡迎您”被大雪覆蓋的圖片刷爆朋友圈。許多市民信以為真,都想上山“賞雪”,導致白云山周邊出現大塞車。然而,事實證明這只是一則謠言。為此,交警部門特別發出辟謠提示。廣州日報全媒體平臺也及時發布了權威、準確的信息。
廣州雪人
意思意思
● 我們廣州雪人不負責高大上,只管賣萌,別低頭,鼻子會掉;別流淚,北方人會笑!
● 堆了個雪人,有益力多那么大。
● 下雪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們堆的雪人!
廣州日報全媒體平臺
權威發布 及時辟謠
廣州日報訊 (記者梁倩薇、呂繼尚)廣州下雪,網上出現“白云山歡迎您”標志被大雪覆蓋的謠言,導致白云山周邊道路被“賞雪車輛”堵塞。為澄清事實,廣州日報第一時間派出記者前往現場,拍下“現場沒有覆蓋大雪,綠草青青”的實況,做成對比圖辟謠,在廣州日報攝影部微信公眾號GZphotos上發布,并以《廣州見一次雪,這輩子直了!直播ing》為題,不斷更新下雪實況。
廣州市中心大概在中午下雪,《廣州見一次雪,這輩子直了!直播ing》于14:41發出,閱讀數即刻以“滾雪球”的形式不斷增長。18:00,閱讀數為3萬;21:00達到8萬;21:30達到9萬。在10分鐘之后,即21:40,閱讀數已經突破10萬!
截至發稿時,廣州日報官方微信昨天中午推送的《百年一遇,這里是廣州,此刻窗外漫天飛雪》,因為現場感強,關注度高,閱讀量已突破80萬。
廣州日報本地通微信,連續3條相關推送,第一時間發布了《白云山能捧起雪球 直擊昨夜今晨廣州的冰雪奇緣》,釋疑解惑的《廣州真的真的下雪啦!??!不是霰不是冰粒真的是雪花!》,也有提醒市民的《別再傳了!這兩張網紅圖是假的!白云山人滿為患 周邊交通擁堵 請大家別去了》,總閱讀量達35萬。
廣州日報官方微博,第一時間播報廣州下雪的官方消息,轉發評論超過3000條。既有權威辟謠,又有輕松有趣的話題“廣東堆雪人大賽”,話題閱讀量超過50萬。全天廣州下雪的內容閱讀量超過200萬。
廣州日報、廣州參考、大洋網,包括客戶端、網站、公眾號等全媒體平臺對廣州寒冷、下雪的消息進行了持續、滾動的報道,吸引了百萬粉絲的關注,讓市民第一時間獲得權威、準確的信息。不少市民都表示,全媒體平臺的報道和辟謠,讓他們放棄了涌向白云山的想法,避開了阻塞路段,“看來,遇到大新聞,還是要相信主流媒體的力量啊!”
白云山:沒下大雪
“賞雪車”堵塞廣園路 波及火車站周邊等地區
廣州日報訊 (記者李棟) “白云山沒有飄雪,周邊交通擁堵,建議市民不要前往”。昨日下午,廣州市區多個電子交通引導提示牌上出現這樣的“緊急提示”。記者從廣州交警部門證實,該提示信息的確是交警部門發出的。而這一切,都源于一張“白云山歡迎您”被白雪覆蓋的假圖。
“今天廣州下雪,但白云山并沒有出現一些社交媒體上所傳播的白雪覆蓋的景象。正準備到白云山賞雪的市民請注意,連在山頂通宵執勤到此刻的警察叔叔都出來辟謠了,您還堵在去白云山看雪的路上嗎?還是早點回家吧,注意防寒保暖喔。”
這是廣州公安的官方辟謠微博,昨日下午已進行了多次辟謠,澄清“白云山山頂并無社交媒體上所傳播的白雪覆蓋的狀況”,提醒市民不要扎堆前往。根據警方發布的白云山實時監控照片顯示,白云山上的“白云山歡迎您”并沒有出現白雪覆蓋的景象。
據了解,由于很多市民誤信謠言,慕名前往白云山賞雪,造成廣園路大塞車——據悉,正常情況下,該路段是不會出現擁堵的,但從昨日下午開始,“進白云山的車多,出來的車也多”,導致白云山周邊出現大塞車。
下午2時,廣州交警官方微博即提醒市民盡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下午3時,因為廣園路的擁堵,火車站周邊交通也出現擁堵。與此同時,市區多路段也出現交通緩慢的情況,比如廣州大道中、人民橋、金沙洲大橋等。交警部門立即加派民警進行疏導,并通過全市的電子交通引導屏發出“緊急提示”。
下午5時,因白云山登山人流較多,交警禁止車輛從廣園中路轉入白云山路,并提醒市民“繞開廣園中路白云山路段”。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