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武昌醫院B超室貼出新的收費標準

圖為:在武漢市第五醫院,拿藥的市民排起長隊
1月31日深夜,硚口區56歲的黃女士突然出現頭暈嘔吐等急癥,家人將其送到古田三路的普愛醫院就診。到醫院時,正好是2月1日凌晨12時10分。家屬在繳納頭部CT檢查費時發現,以往該項目的價格是250元,這次降為213元。
2月1日0時起,武漢市18家醫院正式開始實施改革,對藥品、檢查以及醫技服務等項目收費進行了調整,收費系統全部更新。昨日上午,楚天金報記者來到其中的四家試點醫院進行了探訪。
■探訪
藥費和檢查費都降了
昨日上午10時,68歲的梁新程老人來到普愛醫院內科就診。他多年前就患上了高血壓、糖尿病和冠心病,前不久剛辦好了重癥醫保報銷手續。得知藥費將下調15%的消息之后,他上周五就預約了昨日的門診。開藥時,他欣喜地發現,單據上自己最常吃的幾種藥,價格果然都有降低。“格列齊特緩釋片以前是49元一盒,這次只要43元了。”他將自己要吃的七八種藥逐一算了一遍之后告訴記者,沒辦重癥醫保之前,自己每年的藥費花銷在9000元-10000元,辦了醫保之后一年2000多元,現在藥費一降,每個月預計又可以少將近一百元。
記者在武漢市第五醫院了解到,藥品取消15%加成,門診重癥患者受益最大,如患高血壓、惡性腫瘤、糖尿病、支架植入術后、腎透析的患者,就醫費用有明顯下降。
記者在武漢市武昌醫院B超室外看到,新的收費標準已經張貼得一清二楚。患者劉女士稱,自己長有乳腺結節,需要定期復查,現在檢查費每次少了10元。
昨日,因胃潰瘍在江夏區中醫醫院住院的79歲的程玉榮,也打出了自己的住院費用一日清單。同樣的治療,1月31日她的花費是373.48元,而昨日則是311.05元。其中,治療胃潰瘍的主要藥品蘭索拉唑從69元,降到了60元;250毫升氯化鈉從7元,降到了6.12元。
前日,78歲的黃爹爹住進了武昌醫院呼吸內科,因為需要做CT掃描加三維重建還有彩超,費用較高,醫生建議他昨日再做檢查,黃爹爹欣然同意。黃爹爹發現,這兩項檢查項目,昨天繳費一共比前天便宜了54元。
剖腹產等手術費用漲了
藥價和檢查費下降了,但是本次改革中,還有1220項能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服務項目價格漲了,如手術費、護理費等。
就拿生孩子來說,武漢市第五醫院為記者列了一張主要項目的收費單:產婦順產,醫療花費的主要構成是藥費、B超檢查費、化驗費、順產接生費用、換藥和護理費等。其中,單胎順產接生費由原來的500元上調至600元,而藥費、檢查費和化驗費共計下降300元以上,因此正常順產的產婦醫療總費用應該是持平或略有下降的;但對于剖腹產來說,手術費上調了400元,綜合估算下來,正常剖腹產的產婦醫療總費用應比2月1日之前持平或略有上漲。
江夏區中醫醫院新的價目表也顯示:闌尾炎手術手術費(不包括麻醉費)從原來的600元,提高到850元;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從原來的600元,提高到850元,其他各類治療費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武漢市第五醫院和武昌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比較而言,到門診單純做臨床診療的患者費用將會增加,到門診開藥、做檢查或輸液治療的患者費用會下降。對于手術患者來說,手術費上升了,不過住院產生的總體費用是升是降,還是因人而異。比如,需要做心臟支架的患者,藥費、檢查費和化驗費共計約下降超過400元,造影和支架置入手術的費用此次并未上漲,因此整體醫療費用會下降。
■影響
引導醫院提高醫療技術和服務
此次公立醫院改革,藥費、檢查費以及醫療技術服務費的調整,對某一位患者來說,也許一次就醫只有幾十或百余元的費用變化,但是對于醫院來說,影響則是巨大的。
武漢普愛醫院院長胡紹介紹,根據2015年相關數據測算,該院本次改革,每年將減少藥費、檢查費、化驗費等方面的收入共計8100萬元整。雖然通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相應增加了醫務人員的勞務技術收費,但測算只能彌補6000萬元左右的收入,其余要靠政府增加財政補貼才能做到與往年持平。
據江夏區中醫醫院院長熊侃介紹,該院全部西藥877種,中成藥295種。按2015年醫院藥品使用情況測算,醫院全年藥品總收入為4410萬,價格下降15%后,總體收入減少670萬元。
記者了解到,由于過去遵循“以藥補醫”的醫療模式,藥品收入大約占一個醫院總體收入的40%左右。“取消藥品加成,將破除‘以藥養醫”的機制,并將倒逼醫院管好藥品,讓醫生因病施治,只開必須的藥,不開可開可不開甚至不必要開的藥。”武昌醫院副院長劉智明表示,此次上調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療費、護理費、手術費,將引導醫院提高醫技、提升服務。
武漢市第五醫院院長張斌也認為,取消了藥品加成,并提高能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服務項目價格,將倒逼醫院通過提高醫療技術和服務來獲得收入。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對于此次上調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許多醫護人員都持支持態度。“這讓我們更有動力去精進醫術,提高業務水平。”武漢市第五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生張曉梅稱。
■未來
明年年底前在市屬36家醫院推廣
據悉,本次啟動改革的醫院一共有18家,而目前武漢地區二級以上的公立醫院共有63家。武漢市醫改辦相關負責人稱,將在醫院試點改革過程中,發現改革中的問題和難點,待模式成熟后,再于2017年底之前,在市屬的36家醫院中全面推廣。
這就意味著,不管是藥費、檢查費還是同一類手術的花費,將在改革醫院和非改革醫院中,存在價格的“雙軌制”,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價格格局。“我媽媽每個月都要去一家大醫院開1000多元的藥,大部分是自費。這次普愛醫院藥價降了,但其他幾家大醫院價格沒降,我準備把處方單拿到普愛來看看,或許每個月能減不少花費呢!”32歲的陳女士,在看到普愛醫院的藥品降價表后,這樣告訴記者。
陳先生也有類似的打算,他的妻子患有卵巢囊腫,每隔兩個月都要做B超復查,“改革的醫院檢查費降低了,以后可以讓老婆到試點醫院來復查。”陳先生說。
不過,由于部分手術費用和治療費的提升,試點醫院也可能因此流失此類的患者。業內人士分析,同樣的藥品和檢查,由于在同級別的醫院出現了價格雙軌制,不排除會有病人開始比價,從而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醫院來就醫,從而在現有的醫療格局中,產生變化和流動,加劇改革醫院和非改革醫院之間的競爭。
■鏈接
武漢市首批 18家實施改革的醫院有:武漢市普愛醫院、武昌醫院、第五醫院、蔡甸區人民醫院、蔡甸區中醫醫院、蔡甸區婦幼保健院、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江夏區中醫醫院、江夏區婦幼保健院、東西湖區人民醫院、東西湖區婦幼保健院、漢南區人民醫院、黃陂區人民醫院、黃陂區中醫醫院、黃陂區婦幼保健院、新洲區人民醫院、新洲區中醫醫院、新洲區婦幼保健院。 (記者胡彩麗 于麗娟 通訊員魏忠濤 荊彤 陳夢圓 張春紅 魏笑琛 韓悅 史威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