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兒莊2月11日電 (梁space?王密)農歷丙申年正月初一到初三,18.9萬人慢游山東臺兒莊古城,在魯繡、沂蒙泥哨、安順地戲、徽州三雕、傣族大鼓等傳承百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體驗慢城生活,尋覓久違的年味兒。
記者漫步在棗莊臺兒莊古城后大路西段的“非遺精品博覽街”上,魯繡、沂蒙泥哨、天合年畫、巧姐柳編等富有魯南地方特色的非遺項目在此展演,還有安順地戲、徽州三雕、瀘州油紙傘、傣族大鼓、汝陽劉毛筆等來自外省的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位于古城船形街的“大運河非物質文化博覽園”,聚集了運河沿線省市的眾多非遺項目,徐州香包、常州梳篦、蘇州雅扇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選購。
大衙門街是傳統年味兒最濃的一條街道。貨郎挑、拉洋片、吹糖人、捏面人、黃雀叼卦、木偶竹猴、扛桿糖葫蘆……童年記憶里的一幕幕美好回憶又一股腦兒地涌現街頭,看得人應接不暇、眼花繚亂。穿梭在摩肩接踵的人群里,仿佛一場穿越。
“最具人氣的要數精彩的傳統民俗演藝活動。”古城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盤鼓、競技龍、竹馬、背閣、高蹺組成的社火巡游隊伍一路喧騰,吸引游客駐足觀看。常態演出項目舞獅、魔術“三仙歸洞”、魯南皮影、魯南大鼓、山東琴書更是讓游客連連稱贊。
復興廣場最是熱鬧。白天,老北京天橋絕技、松桃苗族絕技表演“上刀山”、太陽鼓;晚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火龍鋼花又為廣大游客帶來一場美輪美奐的視覺盛宴。人在火中舞,龍在火中飛,場面熱烈多彩。少林武僧團也應邀來到臺兒莊古城巡演,為游客呈現少林綿拳、螳螂拳、童子功、少林傳統拳、硬氣功、象形拳、十八般兵器、五槍刺身等中華武術絕技。
據統計,2015年底,臺兒莊古城里共有常態演出類非遺項目8個,展銷手工制作技藝類非遺產品43種,傳承信俗節會類非遺項目7個。春節期間,又有盤鼓、竹馬、背閣、火龍鋼花、老北京天橋絕技、松桃苗族絕技、少林武術等非遺項目前來助演。(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