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煤平朔安家嶺露天礦全景。

年節期間,同煤永定莊煤礦掛起了紅燈籠。

平朔露天礦井工一礦綜采隊生產二班班組長張權升井出來。
2016年春節前夕,記者驅車從山西太原出發,一路北上,深入中煤平朔、同煤集團、山西焦煤等大型國有煤企,近距離采訪煤企高管、一線職工、礦工家屬……探訪這一群體在產業低迷期的生存現狀,探尋煤炭企業面臨轉型升級之痛的求索與努力……
大年三十放假頭一遭
夜深了,51歲的礦嫂張桂蓮興奮難眠,好容易挨到凌晨3點,她麻利地起身,換上厚厚冬裝,小心翼翼地踩著路面的冰雪,一路邁著碎步向礦山井口走去。
這一天,是2015年冬至,張桂蓮和同煤永定莊煤礦上的十幾位姐妹要趕在凌晨6點,丈夫出井前,將包好的幾盆熱騰騰的大餡餃子端上井口。令她感慨的是,這將是丈夫王保國最后一次以礦工身份在井口吃冬至餃子,再有3個月,他就要退休了。
這一習俗,在不少煤礦已延續多年。對于張桂蓮而言,這個年五味雜陳,高興的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丈夫終于能和一家人吃上團圓飯了。些許沉重的是,這一次,全礦史無前例地放假3天。“在礦上幾十年了,年三十放假,還是頭回遇到”。
張桂蓮家的這一幕,實實在在地在全國千萬個礦工家庭上演。
煤礦放年假的背后,投射出曾經“黃金十年”的煤炭行業,如今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的困局。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庫存、產業脫困……煤炭行業已經到了破釜沉舟、亟須改革的境地。產業寒冬中,不少大型煤企紛紛陷入困境,而與之休戚相關的,數以百萬計的煤礦職工生活也發生著改變。
年節里,相較于張桂蓮、王保國兩口子,張權的心情沉重許多。
“同學都覺得我工資高,其實說我現在的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一點不為過。”張權是平朔露天礦井工一礦綜采隊生產二班的班組長,他所在的礦井曾是平朔最好的井工礦,效益好的時候月入1萬多元,每逢同學聚會,說起他的收入總是讓人羨慕不已。
去年以來,平朔公司效益下滑,他和工友的收入也隨之下降了近三分之一,按照以往的消費習慣,還掉車貸房貸、孩子學費,張權一家過得緊緊張張。“工資降了不說,生產任務還加重了,公司清理了外包隊,過去外包隊的活兒如今都落到了我們頭上,好在集團發展前景好,我們還抱有希望。”張權說。
去年一年,煤炭價格大降,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372元/噸,比上年同期降幅28.3%,折算至平朔集團商品煤結算價格僅為240元/噸,價格同比下降22%,由此可以看出,公司生產經營面臨著嚴峻困難。
1月27日,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下發《做好2016年春節期間煤礦放假工作的通知》,倡議在保障安全生產和煤炭穩定供給的前提下,除特殊情況,2016年春節假期煤礦停產、職工休假。
該倡議書涉及神華集團、中煤能源集團、開灤集團、山西焦煤集團、兗礦集團、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等15家大型煤企,地域覆蓋山西、山東、內蒙古、遼寧、河南、陜西等產煤大省。
實際上,不少大型煤企因遭遇空前虧損,分別下發了轉崗分流、停薪留職、休假待崗等管理辦法,以此進行降本增效。去年年底,記者在對多個煤礦職工的采訪中了解到,有大型國有煤炭企業下屬部分煤礦職工,已有連續3個月未領到工資,而平朔、同煤等大型煤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薪。
從2012年煤價開始下跌,煤企在市場的泥淖中拼盡氣力,無論企業還是煤礦工人,似乎都意識到,短時間內煤炭行業難以走出困境。
“有的效益不好的礦井,閑得久了,職工就自己做起了買賣。”采訪中有礦工告訴記者,身邊同事已有人干起了兼職,“如果明年還看不到希望,那我們就真的要考慮做點別的營生了”。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