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后,上海房地產交易中心門前排隊的長龍蔚為壯觀,樓市已經出現不理性的過熱行為。(資料圖片)
近日,上海各房產交易中心再現排隊搶房熱潮,出現“恐慌性”購房。上海市區有樓盤上漲了50%~60%,就算遠郊盤也上漲了10%。專家表示,這是對樓市需求的透支。
在上海工作多年的白領王芳,本打算在去年7月買房,但由于工作忙等種種原因,到了去年年底看房的時候,上海房價已經大漲。“我已經遭遇幾次房東跳價,真是夠霉的。” 王芳說,“更讓人氣憤的是,中介鼓動賣家跳價,而且賣家開始連違約金都不愿意給。”昨日,王芳告訴記者,她現在一邊看房一邊維權,“買房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買房需求增加,房東卻惜售,成為上海二手房市場的普遍現象。
在上海房屋均價最高的靜安區,二手樓每平方米高達9萬元,一手樓更是高達每平方米11萬元。中介嚴先生告訴記者,“靜安區一套63平方米的老公房,房子開價500萬元,首付200萬元。昨天這套房剛放出,就已經有10組人提出要看房,準備搶購。而這套房所在區域,去年11月的價格才每平方米6萬元不到。”對于這股搶購房產的熱潮,嚴先生說,上海房價一天一個價,以前很少見。
數據顯示,2015年上海市純商品住宅銷售均價為32001元/m2,同比上漲17.6%。截至2016年1月,上海(不含保障性住房)去化周期為6.39個月,這說明房價未來3~6個月內仍然有繼續上行的壓力,“恐慌性”購房有可能還會持續幾個月。同策房產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繁榮景象的背后是透支需求,潛伏著樓市危機。(駐上海記者陳慶輝)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