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江耘)“旅游它既是經濟現象,又是文化現象,具有極強的天然融合功能。旅游業要為老百姓在城鄉均衡發展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做貢獻。”在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展望“十三五”,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旅游局局長王文娟如是說。
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提升農民幸福感都與“獲得感”息息相關。鄉村旅游日漸旺盛的需求給今天的鄉村發展帶來很大契機,成為了助力城鄉統籌的生力軍。
“鄉村的牛棚豬圈在旅游的帶動下,華麗大轉身,變成了現代化的牛欄咖啡和豬欄茶吧,成為特色的旅游體驗,變身農民的聚寶盆。”王文娟舉了一個例子。
她所說的例子發生在杭州市桐廬縣。當地農耕社會留下的牛棚豬舍,曾是鄉村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可是在現在卻因簡陋粗俗的外表被人們擯棄。在鄉村旅游風的助吹下,牛棚豬舍搖身一變,被改造為咖啡吧、茶吧,成為一道道旅游風景。
旅游業給老百姓帶來了切切實實的獲得感。“讓當地居民可以享有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更好的收入,共享發展成果。”王文娟說。
同時,在王文娟看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還可以讓旅游者享有更多可選擇的旅游產品和真誠的旅游服務。她介紹:“浙江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建設和謀劃特色小鎮,我覺得這就是旅游業發展的新高地,未來的100個特色小鎮可以成為浙江新添的100個旅游景地。”溫泉小鎮、青瓷小鎮、紅木小鎮....。。旅游者將會擁有更多的選擇,也會享有更優質的旅游服務。
旅游是一種文化活動,是一種審美體驗,但在經濟利益的驅逐下,很多景區過多地強調了景點的旅游價值。類似“青島大蝦”事件,也暴露出了旅游環境建設中存在的諸如旅游市場不夠規范,旅游服務不夠到位等問題。
“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完善旅游服務體系,這一點,烏鎮做得很好。”王文娟點贊去年浙江烏鎮的旅游接待服務,1000萬人次的旅游接待量做到零投訴。
“烏鎮令人艷羨的成果靠的是嚴格的行業自律和精準的監管。”王文娟認為,烏鎮設立消費者維權站,實行商家信用評價、末位淘汰的做法,確保了積極良好的消費環境和旅游體驗,值得在浙江全省范圍內推廣。(完)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