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石家莊一條道路發生擁堵。 (資料圖片)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迅速攀升,交通擁堵已經不是大城市特有的“城市病”,路網建設和交通管理本不發達的三四線城市,也開始深受其擾。面對既有的發展不足,中小城市正在因城施策,尋找破解之道——
青海西寧:全方位提升城市路網
多舉措緩解日益突出的路、車矛盾,西寧“東西擁擠、南北不暢”困局有所改觀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遼闊的大西北是縱情奔馳的地方,但擁堵也已成為這里不少城市的“標配”。以前,青海西寧的市民見面常問“您吃飯了沒?”而現在,卻已改成了“路上沒堵吧?”交通狀況給市民帶來的影響,可想而知。
作為青海省省會,西寧市的交通“城市病”病癥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服務全省的物資車輛和進藏物資車輛基本都要從西寧穿境而過;作為“大美青海”的第一站,西寧是全省旅游的集散中心,旅游旺季自駕游車輛和過境車輛牽動著地方政府的神經。西寧還在教育、醫療、養老、商業等方面,承擔了服務全省的功能。據統計,西寧市中心區域人口密度高達4萬人/平方公里,人均擁有車輛達0.32輛,甚至超過北京、天津。車多人多,堵車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因歷史、地理等因素,城市地形狹長,道路發展速度遠遠無法及時滿足車輛“井噴式”的增長;交通信息化管理設備滯后、水平不高……這些問題的疊加,形成了西寧日益突出的路、車矛盾。道路建設趕不上車輛增加的速度,讓西寧市形成“東西擁擠、南北不暢”的交通困局。
為破解這一困局,“十二五”期間,西寧加強了交通路網建設,實施“暢通西寧”三年行動計劃,從“緩堵”到“治堵”開出了一系列的良方。比如,西寧全面提升路網建設速度和水平,貫通交通主動脈、優化交通網絡、打通微循環。
在西寧市五岔路口,記者看到彩色立體斑馬線、路面導向箭頭、分道線已經施劃完成,立體的斑馬線更加醒目。在路口執勤的交警表示,更新標線、修復信號燈、改造護欄提升暢通率等措施,都是為治堵疏通想的辦法。
去年年底,青海省“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西寧南繞城高速公路通車。這是青海首條六車道高速公路,也是青海一次性投資規模最大、技術等級和科技含量最高的公路建設項目,構成西寧“內成網格外成環”的城市整體交通格局,備受市民關注。
“我家住在城西海湖新區,工作在城東區,以前每天上班開車至少需要40分鐘左右,南繞城高速公路開通后每天只需15分鐘就到了,而且高速上路況很好。”西寧市民王女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記者近日駕車路過南繞城高速時看到,暢通的高速和綠化的樹木形成一條生態高速。據介紹,繞城高速已經能夠分流西寧市城區20%的交通流量。
青海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馬吉孝表示,道路交通建設對于西寧市“緩堵保暢”作用很大。今年,西寧市還將開工西寧軌道交通1號線、加快建設西寧大外環公路、繼續實施“暢通西寧”三年攻堅行動計劃,多舉措緩解交通擁堵,方便市民出行。(經濟日報記者 石 晶)
遼寧丹東:“人為干預”保障車流暢通
為實現“緩堵保暢”,丹東交警部門采取“人為干預”治堵,為方便百姓出行起到重要作用
市區人口80多萬,地處遼東地區的邊境城市丹東市區面積不大,大城市常見的“擁堵病”似乎在這座中等城市中并不明顯。但丹東卻是座東西長、南北窄的城市,市區內濱江路、青年大街、錦山大街和山上街四條主干道承擔著丹東市東西走向的主要交通流量,如果其中任何一條道路部分路段封閉或施工,全市交通狀況就會發生改變,造成部分路段在早晚通行高峰期和節假日期間發生長時間交通擁堵。
今年春節期間,遼寧省丹東市迎來大雪,為確保當地交通通暢,許多交警走上街頭,維護雪后交通秩序。農歷大年初一,丹東交警支隊交通治安綜合管理大隊大隊長馮宏毅就與同事們在丹東車輛最為密集的站前廣場維護交通秩序。整個春節期間,丹東火車站區域的交通都井然有序,車流暢通。
在丹東市民眼中,每當這4條主干道出現擁堵,總會出現交警的身影,他們在一線疏導交通,確保暢通的同時,更為治堵創造“人為干預”的有效模式。
近幾年,丹東中心城區一個個大項目集中開工,部分道路封閉施工,給交通造成了很大壓力。市內東西方向晚高峰,一度出現平均車速低于15公里/小時的道路里程達44%,平均車速低于30公里/小時的道路里程達91%的情況。
為做好丹東市的“緩堵保暢”,交警部門的“人為干預”治堵,為方便百姓出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丹東采取利用周邊路網實施多層分流等舉措,在交通管制路段臨時設置交通標志標線,加強精細化交通組織力度,做到控制入口、暢通出口,并通過媒體進行廣泛宣傳,讓廣大駕駛員和市民提早獲知道路封堵情況和掌握實時路況。
據介紹,丹東市交警支隊除組織轄區警力投入到交通管制路段進行交通疏導外,還特別申請從市局巡特警支隊臨時抽調警力加強警力配置,使分流繞行路段的各路口都有民警指揮交通,道路通行矛盾得到局部緩解。同時,丹東還將交通管制路段各個點串成線再形成面上的有效管控。轄區大隊按照“高峰守點、平峰巡邏”的要求,完善摩托車、警車日常巡邏勤務機制,充分發揮督導檢查、電子監控等手段,建起機動靈活的動態勤務管控機制。
丹東市交警指揮中心還不斷加強與路面勤務的有機互動,主動對各崗點警力到崗到位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點名考核,通過視頻監控、報警電話、廣播、信息員等各種途徑收集路面擁堵警情,及時調度路面警力快速處理。并制定疏堵應急預案,設定處置方式,在確保日常勤務機制正常運轉的前提下,能隨時調度集中警力疏堵保暢。
這一“人為干預”的模式成為丹東節假日和大項目施工期間有效的治堵方法。(經濟日報記者 張允強 通訊員 陳笑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