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民網訊】周日上午10點,郭敬文開車停在大學旁邊的一個街區。他跳下車,掀開后備箱,把一塊繡有米字旗的布鋪在上面,各種手工藝品精心擺放好,再搬出一些貨品羅列在車前面的空地上,他的小型周末市集就算正式開張了。
這是最近流行起來的“后備箱市集”,一輛車就是一個店,后備箱就是貨倉兼柜臺,所售之物從手工藝品到各色衣服、鞋子,還有一些舊物、二手貨。除了周邊大學的學生以外,越來越多的職場白領也加入到后備箱攤主的行列,他們在豐富市民生活的同時,也給城市管理出了道難題。
創意小市集:賺錢不是首要目的

郭敬文今年大三,讀藝術工業設計。每逢周末,他就借朋友的車,在大學邊上擺個攤,賣一些自己做的手工藝品。
有時候為了吸引路人,小文還會背著他的吉他彈唱民謠。“很多老外也喜歡我的作品。”看著自己親手做的工藝品得到欣賞,對于一個藝術設計生來說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責任編輯 :葉瑋)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