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王牧青)23日,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后文簡稱為《計劃》)。這份《計劃》涵蓋了全民健身的各個細節,提出了目標,指出了方向。2020年積極投身鍛煉的人數預期多少?校園體育場館開放現狀如何?風靡全國的廣場舞要如何引導?記者一一為您梳理。
發展目標:2020年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要達7億
《計劃》提出,到2020年,群眾體育健身意識普遍增強,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明顯增加,每周參加1次及以上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7億,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達到4.35億,群眾身體素質穩步增強。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表示,要把健康中國建設作為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確定為實施《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的重要目標和任務。而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國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
劉鵬舉例說:在運動健身中多投入1塊錢,就可以在醫療中減少7-8元的投入。另外,2007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是28.2%,2014年數據上升到了33.9%。這離不開全民健身的科學指導。
創新全民健身激勵機制 推廣老年人健身應對老齡化
劉鵬表示,未來五年,為了推動全民健身,要建立以健身促進保健和健康的新理念;加強科學健身的指導,提高群眾參與全民健身的水準和素養。
另外,體育總局將完善國民體制監測體系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的調查制度,推動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全民健身相結合。
針對老年人群,劉鵬也提出,要充分發揮體育鍛煉在應對人口老齡化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推廣老年人的全民健身來應對老齡化的問題。
搭建激勵平臺 根據項目制定證書、證章
未來,全民健身將搭建全民健身的激勵平臺,創新全民健身的激勵機制,拓展激勵對象和范圍。
目前,體育總局正在研制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和個人評選表彰辦法。同時正在大力推進國家體育鍛煉標準。
劉鵬表示,我們將鼓勵引導各個不同的體育項目根據自身特點來制定激勵機制,比如給游泳的群眾頒發“金海豚”、“銀海豚”、“藍海豚”等證書和證章、推廣群眾武術段位制等。

資料圖:少兒紅旗操表演。 劉新 攝
關于校園體育場館開放:北京、上海解決得較好
今年5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昨天的發布會上,劉鵬表示,據統計,學校的體育場館占全國體育場館總數的66%。在推動學校體育場館開放的問題上,解決得比較好的是北京和上海。
劉鵬直言,自己曾問過一些開放得比較好的城市,如安徽馬鞍山市全部開放:“我和市長、書記聊天,說你們真開明,四個部委的文件下發以來全開放了。他說不是我開明,是這樣做好。他說我算了半天賬,市區要建設場館第一是沒有地方,第二是花錢很多,現在我給體育所在地的學校以適當的補貼,老百姓很高興,錢也少花了。”

全民健身5年計劃5點干貨:2020年7億人每周鍛煉1次
關于廣場舞:是個好事 擾民問題會得到解決
近幾年來,廣場舞在大眾健身中逐漸占據越來越多的地位。劉鵬談及廣場舞時表示,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愛好,希望進行不同的體育活動,廣場舞既是舞蹈也是體育鍛煉的活動。前不久文化部和體育總局一起出臺了政策性的文件,目的在于對廣場舞要進行很好的引導。
劉鵬說,廣場舞是個好事,在發展中出現一些問題,在發展中去解決它,有些地方可能有點擾民,這個問題會得到解決的。(完)
(責任編輯 :韓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