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起,上海市停止實行70歲以上老人持“敬老卡”免費乘坐公交車及地鐵,改為發放現金補貼,政策一開始實施,公交車和地鐵上的老年乘客明顯減少,部分線路甚至陡降8成以上。
一看到這個消息,同樣備受黑發人和白發人擠公交之苦的廣州街坊動心了,廣州能不能效仿上海的做法呢?
上海:改老人免費乘車卡為發放津貼
26日起,上海正式終止70歲以上滬籍老人持敬老卡免費乘公交制度,今后老年人也需買票投幣。取而代之的是上海已實施的老年綜合津貼制度:65-69歲每月獲75元;70-79歲每月150元;80-89歲每月180元;90-99歲每月350元;100歲及以上每月600元。

?。ㄐ旅裢韴蠓N楠攝)
另外,上海市老年人還可以通過購買“保通卡”免費乘坐公交和軌道交通線?!氨Mā笔恰氨kU交通卡”的簡稱,是一款純商業行為的保險產品。
該卡的月保費根據老年人的年齡劃分為兩檔,70-79周歲,每月保費為150元;80周歲(含)以上,每月保費為139元。對比相應年齡段獲得的津貼,基本持平或略有盈余。
購買“保通卡”的上海市戶籍老年人可在工作日非高峰時段和節假日全天免費乘坐上海市除行駛高速公路線路、機場線、旅游線及磁浮線外的公交和軌道交通線路。
將使用優待的選擇權交給老人
據了解,以往的上海敬老卡功能過于單一,僅有免費乘車功能,其實就相當于一張交通卡,雖然是針對滬籍老年人的優惠補貼政策,但缺乏公平合理性,部分老年人出門次數有限,就感覺用不上。
上海市交通委曾經做過一次調查,當月近60%的老年人沒有使用敬老卡,21%的持卡人出行次數每月少于16次,敬老卡淪為“雞肋”,失去了惠顧老人的社會意義。
而新敬老卡則是將“70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車”及“高齡老人營養補貼”這兩項補貼,統籌為老年綜合津貼制度,擴大了敬老卡的使用范圍,且用銀行卡做載體,不僅能乘車,還能用于購物、生活消費支出。
新敬老卡將使用權賦予了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使用綜合津貼費用,不必拘泥于免費乘車,其實用性增強,補貼范圍也擴大,且有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該項政策。
據報道,經過首日運行之后,上海公交車站及地鐵上的老年乘客明顯減少,部分車次老年乘客比以往至少下降了8成以上,乘坐公交車的大多數老年乘客都自覺付費。
一些媒體認為,此舉通過市場調節的方式,賦予老年人更多的出行選擇,也能有效規避高峰出行時段與其他年齡群體爭搶資源的矛盾,達到緩解公共交通壓力的目的。
廣州:每天優惠乘車老人超過80萬
今年年初,廣州市老齡委、廣州市民政局、廣州市統計局聯合發布的《2014年廣州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數據手冊》顯示,截至2014年,廣州戶籍人口總量為839.94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了140.65萬人。這表明,廣州市每百名戶籍人口中,就有17位老人。而且,廣州老年人口每年仍在以4%~5%的速度增長。
根據目前的規定,廣州60歲以上的戶籍老人可以辦理老年人優待卡,刷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60~65周歲老人享受半價優惠,65周歲以上老人免費。據不完全統計,廣州每天都超過80萬的戶籍老人刷老人優待卡乘車。

在廣州公交車老人乘坐率非常高
由于老年群體乘坐公交享受優惠或免費的福利,很多老年人外出的頻率大大增加,包括買菜、晨練等,都依靠公共交通來完成,與年輕人因公交資源之爭而產生的矛盾也時而見諸媒體。
經采訪,不少年輕人表示在上下班高峰期時最頭疼的就是和老年人一起擠公交,一則是因為老年人由于身體因素,上下公交時需要花費更多等候時間,并且擁擠的空間還要特意為老年人騰出地方,讓年輕人倍感不便。
另一原因就是讓座問題:年輕人在乘坐公交時如果遇見老年人基本都會讓座,但這并非皆出于自愿,有些只是因為道德壓力。對他們來說,高峰期擠公交本就辛苦,自身也帶著一定的物品,如果能有座位還是希望能坐下的。甚至他們表示自己比身體硬朗的老年人更需要座位休息,但最后卻是不得不讓,讓他們很郁悶。
可是針對這些說法,許多老年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一些老年人認為,早起鍛煉、買菜已成為生活習慣,很難改變。
兩會議案多次建議現金補貼
市老齡辦也曾表示,不贊成老年人交通高峰時間出行,也一直在加大宣傳力度,讓老年人盡量避開高峰活動。既合理利用了公交資源,也避免了一些安全隱患。
近幾年,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已多次在廣州市“兩會”上遞交議案提案,希望能改變老年人公交優惠的政策,以現金補貼或高峰期取消免費等形式,引導老年人避開上下班出行高峰。
還有人拿廣州亞運期間廣州市民免費乘車實施幾天后即改為發放乘車補貼為例類比,認為相比免費乘車,現金補貼更利于通過市場來調節老年人的出行習慣,合理優化公共交通資源。
不過,相關部門對這一建議仍未置可否。但不少市民還是提出了一些頗有可行性的建議:
建議1:限制“愛心卡”每月使用次數
部分市民建議,一些老年人不顧早晚高峰乘車的主要原因還是刷卡沒有限制,如果每個月只有多少次,坐超了就要出一定的費用,很多老年人會更加珍惜刷卡機會,沒有必要估計不會擠車。
建議2:愛心卡高峰期不免費
上下高峰期老年愛心卡不免費,這樣不趕著去辦事的老年人會放棄高峰期出行,而把更多資源空出來。
建議3:愛心卡適當收費或提高年齡線
老年愛心卡不完全免費,而是采取優惠態度,即每次刷卡需要1-3角,這樣的收費可能會改變部分老年人的出行習慣,進而緩解高峰期的出行。此外,部分市民認為適當提高享受優惠年齡也可以緩解一定的出行矛盾。
他山之石
哈爾濱 70歲以上老年享受優惠
2007年7月1日,哈市部分市區70歲以上老年人,持卡乘坐市區國有公交車和大型輪渡船只享受免費優惠,持卡乘坐市區公交聯營車享受半價優惠。
成都 70歲老人每月免費刷卡50次
2007年12月17日,凡居住或暫住成都市中心城區,年滿70周歲的老年人辦理老年卡后,都可以享受在中心城區每月免費刷卡乘坐公交車50次及全年600次的優惠。
南京 老人乘車“限時段免費”
2008年7月1日起,南京以及周邊7城市的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和地鐵。老人乘車實行“限時段免費”,除早晚高峰以外的工作日以及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70歲以上老人都可以免費乘坐市內公交車和地鐵。
重慶 愛心卡一天內使用不超過10次
2011年11月29日,重慶年滿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持愛心卡每年免費刷卡乘車730次,并免費享受乘車意外傷害保險,愛心卡首次免費辦理。愛心卡1小時內使用不能超過4次,一天內不超過10次。
部分資料據人民網、都市時報 廣州參考編輯:王菁